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850006)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丽剑王艳萍龙少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改革与开放》《科技创业月刊》《湖北社会科学》《黑龙江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白族散杂居历史地位人文地理环境明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土家族民居中的屋脊顶饰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198-200,共3页张丽剑 龙少林 
教育部社科基金"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编号:08JC850006
民居建筑是人们的居住之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实用功能。不仅于此,民居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物质存在,它还是民族传统历史得以延续、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至...
关键词:土家族 民居 民族性 地域性 
明代云南文化的地位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78-80,共3页王艳萍 张丽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08JC850006)
探究明代云南文化的地位,阐述云南文化在明代逐渐转变、内化为明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关键词:明代 云南 文化地位 
人文地理环境对桑植白族的影响被引量:2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张丽剑 王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08JC850006);湖北省民宗委项目"鹤峰县白族文化的历史;现状与开发(QSZ07004)"
桑植是白族散杂居分布的重要区域,境内分布有十多万白族人民。在桑植白族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对白族文化在当地的扎根、壮大产生了明显影响,对文化的内涵、发展进程、特色等方面有塑造作用,乃至于对民族生存方式的...
关键词:桑植 白族 生存环境 
浅谈湘鄂西白族在全国白族中的地位被引量:2
《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12期173-174,共2页张丽剑 王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08JC850006)
湘鄂西地区是白族散杂居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介绍了湘鄂西白族分布的概况,从历史、文化、族源等多层面指出,湘鄂西白族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构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单元,并从聚居度、边缘性、唯一性、地域认同等方面论证了湘鄂西白族...
关键词:湘鄂西 散杂居 白族 历史地位 
论历史的客观性
《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10X期191-192,共2页张丽剑 王艳萍 
教育部社科基金"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08JC850006)
本文以主体间性和客观性为主线,梳理了中外有关学者关于历史的客观性的相关论述,认为历史的绝对客观的标准是难以寻求的;同时,也不能认为历史缺乏客观标准而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并指出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是不可能达成的;历史认识的主观...
关键词:历史 主体间性 客观性 
湘鄂西白族在全国白族中的地位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39-141,共3页张丽剑 王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互动研究"(08JC850006)
湘鄂西地区是白族散杂居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从历史、文化、族源等多层面考察,湘鄂西白族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单元;其聚居度、边缘性、唯一性、地域认同等特征,凸显了湘鄂西白族在全国白族中占有的独特地位。
关键词:湘鄂西 散杂居 白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