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GH-135)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慧刚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辑刊》《北方论丛》《河南社会科学》《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主题:陶渊明宋词归隐辛弃疾祝寿词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及辛化的陶渊明被引量:3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03-109,共7页王慧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2-GH-13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辛弃疾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用典,在这些典故的运用中,辛弃疾尤其欣赏陶渊明。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应该说三度罢官隐居的人生经历是其产生慕陶思想的重要现实基础。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认同表现在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
关键词:辛弃疾 陶渊明 归隐 接受 
论陶渊明对宋词清雅化的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45-148,共4页王慧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2-GH-135)
词虽被称为"艳科",但从北宋中后期开始,便涌起了一股尚清崇雅之风,并因此形成有别于婉约、豪放之外的风雅词派,宋词的清雅化走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陶渊明应该是重要的一点,首先陶渊明的清雅人格对宋代词人有所影响,其次陶渊明还为宋...
关键词:宋词 陶渊明 清雅化 
从对陶渊明的抒写重审苏轼的词学观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4年第1期89-96,共8页王慧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宋词中的陶渊明影响接受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H-13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苏轼的词学思想一般认为是'以诗为词',有研究者认为苏轼已有了'自觉'的词学观念,正是这种'自觉'使得苏轼在词的内容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以诗为词'即将诗歌的题材引入词中,陶渊明身上所代表的隐逸之情、田园之乐、闲适之趣,正是苏轼'以诗...
关键词:苏轼 陶渊明 以诗为词 词学观 
宋代文人的庶族文化特征与陶渊明的接受
《当代文坛》2013年第4期152-155,共4页王慧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宋词中的陶渊明影响接受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H-13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阶段成果之一
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影响达到了高潮,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宋人有别于前人的庶族文化特征是重要的一点,这使得宋人对同样出身庶族的陶渊明在接受上有更为自然的认同感、亲近感。同时,与庶族平民文化相联系的崇尚平淡、平易的审美趣味成...
关键词:宋词 庶族文化 陶渊明 平淡 
祝寿词所见宋代士人思想意识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3年第2期66-70,共5页王慧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宋词中的陶渊明影响接受研究"(批准号:2012-GH-135);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批准号:2011-154);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批准号:2012-521)阶段性成果
宋代的祝寿词数量惊人,有二千五百余首,祝寿词创作形成风气,祝寿词作品形成规模,集中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思想意识。在祝寿词中,宋人喜欢使用"东篱菊"、"三径菊"意象,表达长寿意愿,带有高情雅趣;在祝寿词中,也含有浓厚的享乐意识,尤其是知...
关键词:宋词 祝寿 思想 士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