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106)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彦民更多>>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广西社会科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庄子》清代乾嘉考据学辨证集释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清代庄学背景发生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4-89,共6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106)
清代庄学非常繁荣,研究《庄子》的学者众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义理、文章、考据等多个方面。清代《庄子》学的发生和繁荣,从学理上看是前代庄学在清代的继续发展,是学术自然发展的结果;从学术环境看是清代考据学...
关键词:清代 庄学 背景 
“以《庄》解《庄》”原论
《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129-133,共5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ZH106)
"以《庄》解《庄》"是庄学阐释史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缺乏完整系统的论述。宋人最早运用并提出"以《庄》解《庄》"。经明、清学者反复倡导和完善,此法被赋予更深广的内容。通过寻绎《庄子》全书脉络结构和各篇义理的关系,明、清学...
关键词:“以《庄》解《庄》” 义理关系 文本结构 自我阐释 源流 
乾嘉考据学与清代《庄子》考证
《文艺评论》2012年第10期113-117,共5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编号:10YJCZH106)
梁启超曾有"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的说法,把考据学作为清代学术思潮的代表。清代考据学通常又称为"乾嘉考据学",因为它在乾嘉时期最为盛行。《四库全书》的开馆修纂直接推动了乾嘉考据学的发展,"对清代考据学派的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
关键词:乾嘉考据学 清代考据学 《庄子》 考证 《四库全书》 学术思潮 乾嘉时期 考据学派 
乾嘉考据学与清代《庄子》考证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7-112,共6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编号:10YJCZH106)"
乾嘉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代表,重视文本考证研究。清代庄学在学风精神、治学方法及治学路径上都受乾嘉考据学的影响,出现了一股考证风潮。清代学者主要从辑佚、校勘、训诂、音韵、辨伪等方面对《庄子》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证,取得了前...
关键词:清代 考据学 《庄子》 文本研究 
郭庆藩《庄子集释》辨证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1年第2期137-143,共7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106)
郭庆藩(1844-1896),字孟纯,号子滞,湖南湘阴人,晚清著名学者。庆藩致力于《庄子》研究,颇有心得,著有《庄子集释》(下称《集释》)十卷、《庄子注释》一卷、《读庄子札记内外篇》不分卷。
关键词:《庄子》 集释 辨证 著名学者 札记 
《司马彪〈庄子〉注》考论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32-35,93,共4页罗彦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庄子>考证研究"(批准号:10YJCZH106)的阶段性成果
今存魏晋时代的《庄子》注本中,《司马彪〈庄子〉注》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种。《司马彪〈庄子〉注》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保存有《庄子》异文、佚文,这有助于《庄子》的文字校勘和训诂;它还存有今已不传的古书名及与他书相异的注释,为...
关键词:司马彪 《庄子》注释 辑佚 学术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