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

作品数:24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兆君董荣张剑胡俊甄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兰台世界(中旬)》《科学文化评论》《土壤》更多>>
相关主题:回忆双星计划口述访谈录访谈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诗铸与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年第9期106-114,共9页刘超 冯立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JGC2015-K-Z-BJ13)。
温诗铸院士三次"创业",励精图治,从机械零件和摩擦、磨损、润滑研究起步,创建清华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撰写《摩擦学原理》学术著作,带领团体开展了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
关键词:温诗铸 清华大学 摩擦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星簇计划”到“双星计划”——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发端被引量:5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9年第2期242-252,共11页丁兆君 董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77520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K-Z-XH02)
通过对刘振兴主导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这一里程碑式科学事件的梳理与阐述,探讨中欧空间科学技术合作的发端。从星簇科学数据系统的初步携手,到"六点探测"的深度合作,逐步揭示、论述贯穿"双星计划"自曲折立项到工作开展、由空间探...
关键词:刘振兴 星簇计划 双星计划 中欧合作 
余松烈和“五七”农大的农民学生被引量:1
《今日科苑》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李燕 刘观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GZ-SD03)
余松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专家。他"文革"期间下放山东滕县,在这里主办小麦培训班和"五七"农大,同时开展生产试验工作,为滕县小麦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通过整理余松烈院士本人和"五七"农大学员的访谈资料和回忆文章,追述了余松烈...
关键词:余松烈 “五七”农大 滕县 小麦生产 
“581”组与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起步被引量:3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第1期66-77,共12页董荣 丁兆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编号:2013-K-Z-XH02)
本文基于对"581"组的成立、中科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访苏,以及"变卫星为探空"后"581"组的工作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史实的梳理和阐释,论述"581"组对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起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581”组 人造地球卫星 访苏代表团 探空火箭 
土壤-植物营养学家朱兆良先生的科学研究与贡献被引量:4
《土壤》2017年第1期1-6,共6页慕亚芹 李群 崔江浩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朱兆良小组:X0201400707)资助
朱兆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土壤-植物营养学家,土壤氮素转化与农田氮素管理研究方面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围绕太湖地区熟制改革后出现的稻田"氮肥胃口增大"问题和在争取作物高产中盲目增加氮肥施用量问题,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进行...
关键词:土壤-植物营养 朱兆良 土壤供氮能力 中国土壤氮素 适宜施氮量 
五秩共赢双星璨——濮祖荫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4期473-487,共15页丁兆君 李晓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K-Z-XH02)
通过对濮祖荫的访谈,初步厘清了在近50年的时间内,濮祖荫与刘振兴在地球辐射带理论、磁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双星探测等三个方面所开展的密切合作的起因、过程及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关键词:空间物理学史 濮祖荫访谈 赵九章 刘振兴 涡旋诱发磁重联 双星计划 
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中旬)》2015年第6期43-44,共2页贾文丽 高建广 刘伟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4-K-Z-S003)系列成果之一;山东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大学校园记忆工程的档案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14)系列成果之一
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存在馆藏档案数字化制约因素多,公务(业务)电子文件接收渠道不畅,网页和多媒体等类型的电子文件失控,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缺乏协同意识等系列问题,在深刻剖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数字档案资源 建设 问题 策略 
谷超豪:纠缠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数学人生
《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第5期55-75,共21页张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CJGC03-04)
1926年出生的谷超豪,无疑具有极高的数学天分,但他却在尚未展露天分的14岁参加中共,介入严酷的政治斗争。从此,他的一生就纠缠于发挥数学天分与政治运动之间,有时数学才情借助政治或远离政治得以发挥,但更多的时候是政治妨碍其数学才情...
关键词:谷超豪 共产党人 数学家 复旦大学 
随谷超豪学算——复旦大学数学系陈恕行教授访谈录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2期225-239,共15页周桂发 张剑 段炼 丁士华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CJGC03-22)
陈恕行教授1957年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1962年师从谷超豪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随谷超豪从事教学和科研。在复旦数学系五十多年,陈恕行不仅为复旦数学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复旦数学系的发展也比较熟悉。通过此次访...
关键词:复旦大学数学系 陈恕行 谷超豪 
我所接触的苏联专家——陈梦熊访谈被引量: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2期154-165,共12页张九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0CJGC03)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在短期内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的有效途径。20世纪50年代,地质部及有关的生产部门,聘请了大量苏联专家来华培训人员、指导工作。当时野外地质勘探业务内容和规章制度,基本...
关键词:苏联专家 工程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陈梦熊访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