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K159)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保宁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安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巴赫曼解构奥地利文学小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巴赫曼作品的批判解构功能研究
《长安学刊》2015年第6期180-198,共19页张保宁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159)
英格博格·巴赫曼(1926-1973)是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是战后德语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二十世纪德语文坛具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表现出非常深刻的时代主题,被誉为德国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一面镜子,始终是当代德语文学界关注的...
关键词:巴赫曼作品 思想内容 思想价值 文学观念 批判解构 
巴赫曼对西方社会的理性思考及诗性批判——兼论女作家的文学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42-147,共6页张保宁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159)
奥地利当代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的作品对战后西方社会现存秩序的矛盾和潜在危机的揭示,对奥地利文化的审视和批判,都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表现出非常深刻的时代主题和犀利的批判、解构功能。这些都与作者对文学的认知紧密相关。巴...
关键词:巴赫曼 奥地利文学 诗性批判 文学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巴赫曼小说的批判解构功能——以小说《一切》和《三十岁》为例
《长安学刊》2013年第2期1-4,共4页张保宁 
本文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巴赫曼作品的批判解构功能研究”成果之二(编号11K159)
奥地利当代女作家巴赫曼的小说揭示了战后西方社会现存秩序的矛盾和潜在危机,表现出非常深刻的时代主题和犀利的批判、解构功能。巴赫曼的小说通过诗化的语言和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她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她认为人生的悲痛像一张拉满的弓,...
关键词:巴赫曼 小说 批判 解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