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7BS015)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岳国法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江西社会科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艾丽丝·默多克辩护柏拉图洞穴喻艾里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隐身人》中的身份叙事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123-126,共4页岳国法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07BS015)部分成果
艾里森的《隐身人》通过描写主人公寻求身份的历程,既揭示了西方社会里黑人的生存处境,又谴责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淡漠。以身份叙事为切入点,从"隐身"的寓意、文本的话语模型和叙事裂缝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揭示了潜藏于主人公生活里的身份...
关键词:艾里森 《隐身人》 身份叙事 
悖论:政治叙事的美学创新——《城堡》荒诞美学的叙事批评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33-37,共5页岳国法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BS015);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XSK023)的部分成果
卡夫卡小说注重运用各种叙事手段来揭示人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荒诞。关注《城堡》中的语言现象和修辞策略,可以发现:图像叙事是作品戏剧化效果的基础,在消解线性叙事时间的同时,不仅强化了空间叙事的多维度,更细画了人物对"城堡"的主观体...
关键词:卡夫卡 《城堡》 图像叙事 悖论 
艾丽丝·默多克为什么要为柏拉图辩护被引量:1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56-58,共3页岳国法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07BS015)
通过重新阐释柏拉图的洞穴喻,艾丽丝·默多克对隐喻中所蕴含的人作为认知主体与被看"客体"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此来批评现代道德哲学对于人的道德现实状况描述的不足;与此同时,默多克对"善"的"现实化"描述肯定了它对于处理"我...
关键词:柏拉图 艾丽丝·默多克 洞穴喻  
论艾丽丝·默多克的道德哲学和类型修辞——以《天使的时光》为例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岳国法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双重视角:道德哲学和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的类型修辞"(项目编号:2007BS015)的阶段性成果
以文学形式作为作家哲思的载体,不只是把"思"形象化,还要把文学形式的评价积极性渗透到内容之中,并且体现着"思"。因此,艾丽丝·默多克的道德哲学与文学创作的类型修辞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以人物形象的思想化来反映作家的哲思,还表现...
关键词:艾丽丝·默多克 思想者 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