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EA120118)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斌杨永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探索》《天津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伦理秩序中国古代法律义务论博弈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一带一路”视野下宗教对话过程中的中外语言融通研究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2期101-103,共3页崔丽娜 杨永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EA120118);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7041008-5)之成果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致力于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实现"五通三同"的共同体,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互通新平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各种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语言是沿线国家对话、民族对话、宗教对话的重要手段。沿线国家民族众多...
关键词:一带一路 宗教对话 语言融通 语言服务 
道德标榜与伪善: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伦理学问题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周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伦理关系形成中的德性养成研究"(项目号:12CEA0118)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标榜和伪善与道德价值相关,涉及严格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理论分析语境。严格的义务论强调道德价值的形而上学本质,追问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排除自我利益的感性因素,为道德标榜建立了先验基础,使独断论意义上的道德标榜成为可能。...
关键词:道德标榜 伪善 道德价值 义务论 功利主义 
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价值体系被引量: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8-104,共7页周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CEA120118)
依据法理学的概念范畴以及中国古代伦理型社会特质加以推演,生成中国古代法律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伦理秩序与伦理正义,这是伦理价值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径,意在表明,中国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虽有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但作为秩序与正...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    伦理秩序 伦理正义 
网络技术的道德难题与虚拟社会的博弈论困境被引量:2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周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陌生人社会伦理关系形成中的德性养成研究"(CEA120118)
道德从网络技术中分离出去,是休谟难题在虚拟社会中的表现形式,网络危机因此归咎于技术本身。虚拟社会中的个体道德需要并不必然绑定道德实践。博弈论试图为虚拟社会建立新的道德规则,但这一思想实验由于先在的道德判断而陷入困境。由...
关键词:网络技术 虚拟社会 道德 博弈论 
虚拟技术视域下道德消隐的深层原因被引量:2
《理论探索》2013年第2期5-8,共4页周斌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陌生人社会伦理关系视域中的个体德性研究"(20122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陌生人社会伦理关系形成中的德性养成研究"(CEA120118);负责人周斌
虚拟技术导致的道德消隐,是指虚拟技术在传统形式上的主体与道德决定之间构筑了心理屏障,行为者的身份隐匿增强了个体的道德真空效应。从道德的含义看,虚拟技术解构了道德存在的源动力因素;从现实交往实践看,网络身份加重了网络道德危...
关键词:虚拟技术 道德消隐 深层原因 源动力因素 道德危机 自我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