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ZC151)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京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湘南学院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云梦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古史辨派出土简帛考古学上古史辨伪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顾颉刚与考古学被引量: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88-94,46,共8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阶段成果
顾颉刚先生从中国考古学兴起时就非常熟知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并且擅长运用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论证古史辨派的观点,甚至继王国维之后提出了"三重论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古史辨派与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应当分工",并以古史辨派的辨伪学研...
关键词:顾颉刚 古史辨派 考古学 辨伪学 上古史 出土简帛 
史官与史职——古史可信性的内证之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11,共7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阶段成果
清代至民国学者关于上古史官史职的考察追述,大抵有"六经皆史"、"诸子出于王官"、"世官世畴"和"《春秋》义例"等几个命题。其中如刘师培、章太炎、柳诒徵、金毓黻等人的述论,主要是针对康有为的观点而提出批评,但对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也...
关键词:史官 史职 上古史 可信性 
顾颉刚: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术定位及其最后遗憾
《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05JA72000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
顾颉刚先生创建“古史辨派”,从20到40年代经历了由实验主义到今文家言,由经学到史料学,再由史料学到神话学的转变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作为学术主流的“古史辨派”已经消失,但顾颉刚个人的疑古辨伪方向始终未变。从中国考古学的角...
关键词:顾颉刚 古史辨派 考古学 银雀山汉墓 出土简帛 
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论述——现代学者关于古代书体书例的总结被引量:1
《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31-34,共4页张京华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
自从20世纪初顾颉刚等首倡“疑古辨伪”以来,学者多方寻求“重建古史”的途径。在重申“史官史职”与注重考古发掘的同时,对于古代“书体书例”的归纳总结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重建之路。
关键词:书体书例 古史辨派 重建古史 顾颉刚 傅斯年 余嘉锡 
论庄子的人文思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张京华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5ZC151)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人文思想并非庄子的核心部分,虽然如此,庄子的人文思想仍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含他所批评的现实社会与他所构筑的理想社会两个部分,可依照庄子的内在逻辑线索分养生、德充符、真人、圣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 庄子 人文思想 现实社会 理想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