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SH006)

作品数:10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龚长宇龚浩宇晁乐红郑杭生王遥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台州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道德与文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动态》更多>>
相关主题: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乡愁滕尼斯道德共同体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逻辑进路
《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龚长宇 龚浩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亚当·斯密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其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都是在为求解当时英国乃至欧洲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之可能的时代课题而努力。基于利己与同情的人类本性,发展并完善了合情利己主义情感论,以此为人性基础,提出了富国...
关键词:合情利己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常规性规则 
道德共同体的现代建构--基于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的阐释被引量:16
《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6期134-139,共6页龚浩宇 龚长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SH006)
滕尼斯较早根据人类群体生活结合状态的差异作了共同体与现代社会两种类型的划分。共同体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是持久和真正的具有道德性的共同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性的展开以多种方式加剧了对逝去道德共同体的乡愁:眷恋其自...
关键词:道德共同体 乡愁 现代建构 
城市精神建设:柔性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8-11,共4页龚长宇 王遥 朱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城市精神建设是柔性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城市精神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宗旨是促进城市认同,使城市成为市民的精神共同体;目标是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竞争力。城市精神建设的内容从外在形式上看,直接表现在提炼和确...
关键词:城市精神建设 柔性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科学化 
道德空间界说被引量:1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龚长宇 晁乐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中国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研究(14BSH013)"
按照心理场论的解释范式,道德空间就是道德主体置身其中的社会价值场域,道德空间是靠道德规范功能的有效发挥来维系的。道德空间具有边界性、制约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个体道德空间的建构与护持,使个体的生命意义变得丰满,不断实...
关键词:道德空间 内部结构 边界性 
先义后仁:儒家仁义的现代转换——与西方正义相比较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6期26-31,共6页晁乐红 龚浩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一种道德社会学的研究"(12BSH00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仁义与正义--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12JCZX02YB)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根本;西方伦理以正义为主旨。前者因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适应性最终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仁义的历史局限性逐渐突显。只有吸纳西...
关键词:儒家仁义 西方正义 现代转换 先义后仁 
陌生人社会的价值整合机制探析被引量:5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5期123-127,共5页龚长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SH006);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人类正一步步走向相互陌生的社会。区别于传统的熟人社会,陌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般是通过契约和法、宽容和允许以及"冷漠的尊重"等纽带联接起来的,由此,法—责任模式便成为陌生人社会价值整合的重...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联接纽带 价值整合机制 法一责任模式 
陌生人社会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被引量:5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112-117,共6页龚长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熟人社会结构几乎没有为志愿行动留出社会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制解体、社会流动加快、单位制弱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成员越发单子化和陌生化。陌生人社会为志...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 志愿行动 价值基础 
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机制被引量:15
《哲学动态》2014年第7期88-92,共5页龚长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分是多层面、全方位的。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现代社会则是陌生人社会,陌生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现代生活在其历史要求的客观形式上,不能离开陌生人,正如西美尔所言:“陌生人就...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 化解机制 伦理风险 现代社会 现代生活 社会关系 熟人社会 客观形式 
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鲍曼后现代道德社会学思想探析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龚长宇 郑杭生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三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
关键词:道德空间 拆除与重建 后现代道德社会学 
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批判与探寻——《资本论》伦理思想解读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8-11,共4页龚长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资本论》致力于揭示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秩序问题,即缘自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社会道德秩序为什么没有变成现实?其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进程中为什么却被扭曲...
关键词:《资本论》 现代社会道德秩序 伦理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