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100)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程亚丽张露晨董广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东岳论丛》《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抗战《生死场》复仇反抗纠葛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危机女性”叙事看抗战文化性别建构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139-148,共10页程亚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12BZW100)。
抗战时期文艺媒介中存在大量的性别化的“女英雄”符号的复制与再生产,从抗战时期各种报刊史料中可以探寻抗战文化性别建构的逻辑与叙述策略,进而发现文艺家们想象、构造战时“危机女性”的制作过程与匠心。那些不无夸饰色彩的奋勇杀敌...
关键词:危机女性 民间形态 性别建构 
论夏衍话剧《赛金花》的“以史鉴今”——以《自由魂》中秋瑾形象为对照
《东岳论丛》2021年第4期113-122,共10页程亚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W100)的成果
返观《赛金花》创作背景、演出内容及话剧公演后的群体接受效果,并将赛金花与夏衍紧随之后创作的《自由魂》中秋瑾相对照,可发现二剧有不谋而合之处,一为"妓女"、一为"女杰"身份的背后,映射着剧作家同样的创作动机,这分明是抗战前夕民...
关键词:《赛金花》 秋瑾 夏衍 国防文学 
家国命运的象征映射--论抗战文学中的“女难民”书写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28-38,共11页程亚丽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12BZW100)
考察抗战文学各种文体,其中出现了大量对民族苦难的写实与表达,而对于女性在战争中苦难与境遇的表现体现得最为真实与丰富。在抗战各类纪实书写中集中出现的女难民,既是战争所带来的民族苦难的具像化身,其实也被作家有意建构成一个反侵...
关键词:抗战 女难民 民族苦难 象征 
迷途抑或归路——抗战电影审美范式的转变被引量:2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2-116,共5页董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12BZW100);重庆师范大学基金:抗战陪都电影中的女性叙事研究(13XWQ04)
抗战电影的审美范式一直在由"一元"向"多元"裂变,尤其是在娱乐化时代的今天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内容肤浅、没有历史深度的庸俗恶搞。在这种转变中,抗战电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被大大颠覆和消解,观众的质疑、指责甚至唾骂声也随...
关键词:抗战电影 审美范式 娱乐化 
文本的断裂与多重反抗主题的纠葛——谈萧红《生死场》的叙事困惑被引量:3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42-47,共6页张露晨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2BZW100)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作品呈现出了阶级反抗、民族复仇,以及女性生命体验的三重纠葛。众多文本主题交错,给予研究者以深刻而复杂的文本研究空间。萧红这位依靠天赋创作的女作家以一种近乎原生态的写作方式,将人性最本能的反抗与...
关键词:《生死场》 阶级反抗 民族复仇 女性体验 
“娜拉走后”究竟怎样?——论苏青40年代散文1中的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132-141,共10页程亚丽 
作者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100)的阶段性成果
苏青散文对五四以来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女性文化层面上的价值与意义,一直以来被明显低估。基于由自身经历而来的对三四十年代男女关系的透彻理解和认识,苏青散文中对后五四时代女性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进行了集中质疑与揭示,...
关键词:苏青散文 女性意识 后五四 娜拉走后怎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