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

作品数:11被引量:13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苏建平曹伊凡张同作连新明崔庆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动物学杂志》《兽类学报》《四川动物》更多>>
相关主题:藏羚藏羚羊雌性行为时间分配活动节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可可西里雌性藏原羚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被引量:28
《生态学报》2012年第3期663-670,共8页连新明 李晓晓 颜培实 张同作 苏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167);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
2005和2010两年的6—8月,在可可西里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藏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所有行为被划分为觅食、警戒、躺卧、移动和其它5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觅食和躺卧是藏原羚的主要行为类型,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2.02±2.22)...
关键词:藏原羚 行为时间分配 集群规模 繁殖状态 活动节律 
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几种有蹄类动物的食物重叠初步分析被引量:15
《四川动物》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曹伊凡 张同作 连新明 崔庆虎 邓逗逗 苏建平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
关键词:可可西里地区 有蹄类动物 粪便显微组织分析 食物重叠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被引量:24
《兽类学报》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曹伊凡 苏建平 连新明 张同作 崔庆虎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科24种(属...
关键词:食性 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 
甘肃鼢鼠左右侧胎仔数不对称性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6期11859-11859,共1页林恭华 慈海鑫 苏建平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
解剖统计了陕西延安地区和宁夏六盘山地区雌性甘肃鼢鼠(Myospalaxcansus)左右侧子宫胎仔数信息,共获18个有效样本。平均胎仔数2.21只,其中左侧为0.61只,右侧1.61只。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左右侧胎仔数差异极显著(P=0.004)。该研究为脊椎...
关键词:甘肃鼢鼠 胎仔数 不对称 鼠害防治 
高原鼢鼠四肢骨的进化适应性分析被引量:5
《动物学杂志》2007年第5期8-13,共6页林恭华 曹伊凡 苏建平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No.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No.CXLY-2002-3)
通过对比分析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及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四肢骨,结果表明,地下啮齿动物高原鼢鼠的四肢骨比地面种类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对应骨骼粗壮,显示其较强的...
关键词:地下啮齿类 四肢骨 进化适应 高原鼢鼠 
夏季雌性藏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被引量:35
《兽类学报》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连新明 张同作 曹伊凡 蔡振媛 苏建平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2003至2005年的6~9,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在可可西里观察夏季雌性藏羚的昼间行为。将雌性藏羚的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59.1%、7.3%、19.4%、13.0%和1.3%。觅食消耗的...
关键词:藏羚 可可西里 夏季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一种用于食草动物粪便显微组织分析的临时装片新技术被引量:22
《兽类学报》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曹伊凡 苏建平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是研究食草动物食性的主要方法,其常规装片技术需要使用Hoyer’s装片介质对植物碎片进行封片,而Hoyer’s封片液的粘性易导致植物碎片在装片过程中发生卷曲和重叠,影响植物碎片的识别效果。本文提出的新装片技术采用...
关键词:食草动物食性 显微组织分析 植物碎片 装片技术 
可可西里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冬季蠕虫卵粪检研究初报被引量:7
《四川动物》2006年第3期611-614,共4页曹伊凡 苏建平 张同作 连新明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2004年12月25日~2005年1月5日,在可可西里地区收集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新鲜粪便各36、16、13和20份带回实验室,利用漂浮法、沉淀法对其在冬季的寄生蠕虫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藏羚羊、藏原羚粪便中均存在有细颈属线虫、...
关键词:藏羚羊 藏野驴 野牦牛 藏原羚 寄生虫蠕虫卵计数 
藏羚寄生蠕虫卵粪检调查初报被引量:4
《动物学杂志》2006年第1期91-93,共3页曹伊凡 苏建平 张同作 连新明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No.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3-3)
2004年12月25日-2005年1月5日对位于青藏公路楚玛尔河大桥附近集群的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随机拣取其新鲜粪便共计36份带回实验室。利用漂浮法、沉淀法对粪样进行寄生虫蠕虫卵检查,结果显示,粪样中存在有细颈属(Nematodiru...
关键词:藏羚 寄生蠕虫卵 粪卵计数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的社群特征被引量:30
《生态学报》2005年第6期1341-1346,共6页连新明 苏建平 张同作 曹伊凡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2-N-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资助项目(CXLY-2002-3)~~
藏羚(Pantholopshodgsoni)的集群类型有雌性群、雄性群、母仔群、雌雄混群和独羚5种形式。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可可西里地区沿青藏公路设立试验区,直接观察到936群次,计13795只次藏羚。藏羚的集群类型受到生育周期的影响,季节间差...
关键词:藏羚 社群 集群大小 集群类型 可可西里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