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781)

作品数:18被引量:11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范珠程巧鸳冯健蔡鑫君包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鼻腔给药神经毒素纳米粒吸收促进剂鼻黏膜给药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胸腺喷丁羧甲基壳聚糖鼻黏膜给药微球的制备及对大鼠CD4^+/CD8^+值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宋倩倩 王选深 倪玲 包强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和3077279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R207722);浙江省中医药科计划重点项目(2007ZA00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胸腺喷丁羧甲基壳聚糖鼻黏膜给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采用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测定了载药微球对免疫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CD4+/CD8+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圆整,平均粒径为(40.60±0.30)μm,...
关键词:胸腺喷丁 羧甲基壳聚糖 微球 鼻黏膜给药 CD4+/CD8+ 
低共熔吸收促进剂对神经毒素鼻腔给药脑内递药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第13期1011-1015,共5页冯健 赵燕敏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目的考察3种吸收促进剂对于多肽类大分子物质神经毒素(NT-Ⅰ)鼻腔给药后脑内递药的作用。方法运用125I-NT-Ⅰ同位素标记法,以清醒大鼠为实验模型,采用同步多处脑微透析技术,连续测定单用NT-Ⅰ(105μg·kg-1)以及NT-Ⅰ合用冰片、薄荷和冰...
关键词:神经毒素 微透析 低共熔物 鼻腔给药 鼻脑通路 
不同粒径神经毒素-Ⅰ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脑药动学研究被引量:9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第6期731-735,共5页包强 蔡鑫君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772793,30371781);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
目的制备不同粒径甲基化聚乙二醇(methylated-polyethyleneglycol,Me-PEG)修饰的神经毒素-Ⅰ(neurotoxin,NT-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粒(NT-Ⅰ-MePEG-PLA-NP,NT-Ⅰ-NP),并考察不同粒径NT-Ⅰ-NP大鼠鼻腔给药后脑药动学特征。...
关键词:神经毒素 甲基化聚乙二醇 粒径 纳米粒 大鼠 鼻腔给药 微透析 脑药动学 
神经毒素-I纳米粒鼻腔给药的脑内递送研究被引量:7
《药学学报》2008年第4期431-434,共4页程巧鸳 冯健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capsulate neurotoxin-I(NT-I),a kind of analgesic peptide,into polylactic acid(PLA) nanoparticles(NPs) and to evaluate their transport into the brain after intranasal administrat...
关键词:神经毒素-Ⅰ 脑内递送 纳米粒 鼻腔给药 微透析技术 
盐酸川芎嗪大鼠鼻腔给药脑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第6期452-454,共3页李范珠 冯耀荣 冯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371781)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TMPH)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盐酸川芎嗪鼻腔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脑内纹状体透析液,HPLC测定其浓度,并经回收率校正后,以WinNonlin4....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 鼻腔给药 微透析 脑内药动学 大鼠 
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研究被引量:16
《中草药》2008年第5期679-682,共4页蔡鑫君 程巧鸳 赵宁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目的 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壳聚糖质量浓度...
关键词:川芎嗪 壳聚糖微球 喷雾干燥法 
神经毒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鼻腔给药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年第9期636-637,661,共3页程巧鸳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神经毒素(1)纳米粒,考察其形态、粒径、ζ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并以大鼠为动物模型,评价1纳米粒溶液肌注及鼻腔给药和1溶液肌注的药动学行为。与1溶液相比,1纳米粒肌注能缩短达峰时间,升高AUC值...
关键词:神经毒素 纳米粒 制备 肌肉注射 鼻腔给药 药动学 
疫苗微粒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药学进展》2007年第9期391-397,共7页蔡鑫君 冯健 程巧鸳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疫苗微粒鼻腔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疫苗给药系统,具有能延长免疫时间、增强免疫效果、提高病人顺应性等优点。综述疫苗鼻腔免疫诱导机制、常用的微粒系统、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及目前该给药系统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研究开发...
关键词:疫苗 微粒 鼻腔给药系统 
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年第10期737-739,共3页王冶闽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鼻腔给药是指在鼻腔内使用,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给药系统。鼻腔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药物吸收迅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部分药物生物利用度可接近于静脉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关键词:鼻腔给药 药物微球 蛋白多肽类 药物生物利用度 高生物利用度 患者依从性 高分子材料 给药系统 
神经毒素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的脑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5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程巧鸳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371781)~~
目的:考察神经毒素(NT-1)纳米粒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125I同位素标记法,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连续测定NT-1纳米粒和NT-1经大鼠鼻腔给药后右侧嗅球组织间液的放射性计数(min-1)...
关键词:神经毒素 纳米粒 鼻腔给药 脑药物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