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FX068)

作品数:11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莫洪宪杨文博李颖峰刘维新黄丽勤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医事脑死亡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者器官移植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医事刑法研究论纲被引量:13
《现代法学》2011年第6期107-115,共9页莫洪宪 刘维新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事刑法问题研究"(09BFX068)
"医事刑法"应作为规范化名称加以确立。其研究乃刑事法应然视域,不必超越和游离于现有刑法基本理论体系。当前研究主要应围绕如何在充分运用好既存刑事法律规范的同时,理性检讨并修正其不足,及时确立新型医事刑法法益。对当前医事犯罪...
关键词:医事行为 医事犯罪 医事刑法 刑法法益 
医事刑法视域中的精神障碍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5期10-15,共6页莫洪宪 刘维新 
莫洪宪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BFX068)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法中精神病概念应修正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承担应依其行为当时主观罪过程度由法官客观厘定,并在坚持精神卫生学与法学标准相统一、主客观相结合的判定原则下,将其划分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刑...
关键词:医事刑法 精神障碍 精神病 强制医疗 保安处分 
论安乐死的分类与概念清理——安乐死研究误区的批判被引量:3
《刑法论丛》2011年第3期258-288,共31页莫洪宪 杨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9BFX068)
我国刑法理论对安乐死问题研究较浅,且研究靶点重复,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存在误区。安乐死的深入研究首先必须对死亡权进行反思,进而对目前不规范的安乐死分类进行清理。建立科学的分类,即实质的安乐死、积极促进型安乐死、伴随促进型安乐...
关键词:安乐死 死亡权 自主决定权 阻却违法性 
脑死亡的法律解读及刑事法效应探究被引量: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4-110,共7页莫洪宪 杨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BFX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死亡标准是医事刑法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死亡标准的冲突应当接受法律的规制,并且法律上的死亡判定标准应当是唯一性的。从医学本质上考察,脑死亡应当属于法律意义上和医学意义上的双重死亡。法律上的判定标准应当采用以脑死亡判定为主...
关键词:死亡标准 脑死亡 心死亡 医事刑法 
刑法中的人体器官犯罪——对《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的理解被引量:16
《人民检察》2011年第9期25-29,共5页莫洪宪 杨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事刑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9BFX068)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迅速发展与成熟,许多以前被认为"绝症"的疾病得到救治。但器官受体与供体数量差距悬殊,器官供体的不足造成器官移植市场混乱,客观上导致了器官买卖黑市的产生。随着黑色产业链的发展,盗窃人体器官、组织贩卖人体器官...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八)》 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 政策导向 
医事刑法学中医疗行为概念的新界定被引量:12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莫洪宪 杨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9BFX068)
医疗行为的界定是认定能否构成医疗过失犯罪的关键要素。医疗行为应当具有目的性、主体特殊性、理论技术适当性、对象特定性、损伤性五大特征,医疗行为的界定必须体现出其特征与本质。医疗行为是指取得相关医学资格或以诊疗服务为职业...
关键词:医事刑法 医疗行为 医事犯罪 
韩国器官移植法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2-92,113,共12页莫洪宪 李颖峰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BFX068)的阶段性成果
韩国器官移植法包含了有关器官移植的所有事项,本文就其中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即脑死亡、器官捐赠的同意以及人体器官买卖的刑法规制,寻求对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的启示:其一,我国器官移植立法没有必要采纳脑死亡的死亡判定标准,在坚持传统的...
关键词:器官移植 脑死亡 器官捐赠 人体器官买卖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司法判定问题探讨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164-166,共3页黄丽勤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事刑法问题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BFX068
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判定,需要解决好鉴定人和法官的角色冲突、鉴定结论对法官的拘束力、具体的判定方法等问题。其中,鉴定人和法官的地位是互补的,共同服务于精神鉴定;法官在进行判定时,应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但只要没有合理...
关键词:精神障碍者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鉴定 
信赖原则在医疗过失中的适用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02-109,共8页莫洪宪 李颖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BFX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赖原则作为交通事故中确认过失责任的有无以及过失责任分担的一种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医疗过失。医疗过失中的信赖原则可以分为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信赖原则,医师之间的信赖原则以及医师与其他医疗人员之间的信赖原则。医师与患者之间可...
关键词:信赖原则 医疗过失 社会相当性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分级问题探讨被引量:1
《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8期124-130,共7页黄丽勤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事刑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BFX068)的阶段成果之一
各国刑法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分级不尽相同,争议的焦点在于能否承认限制责任能力、对于限制责任能力有无必要再行分级、应当细分为几级等问题。尽可能细地对责任能力进行分级,有利于保障精神障碍者的人权及贯彻罪刑相适应...
关键词:精神障碍 刑事责任能力 程度划分 限制责任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