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9)

作品数:13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山林赵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斯坦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遗产》《曲学》《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戏曲艺术昆曲文人师承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李卓吾先生批评古本荆钗记》被引量:1
《厦大中文学报》2018年第1期24-36,共13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荆钗记》现有全本流存者,可以分为两个版本系统:第一个系统是接近元本的明刊本,第二个系统是对元本改动较大的明刊本。情节方面两个系统的主要差异在于王十朋与钱玉莲团圆的戏剧情境,前者是'舟中会',后者是'吉安会'。一般认为第二个...
关键词:荆钗记 舟中会 吉安会 李卓吾评本 补刻 
再论春台班艺术师承及对昆曲传承的贡献——以堂子为线索的考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编号:10jzd0009)
徽班进京之后,众多堂子除侑酒佐欢以求盈利的消极一面之外,也承担了传授演剧技艺包括传承昆曲的职责,世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本文梳理与春台班关系密切的几条线索,包括檀天禄国香堂,陈纫香春福堂,及其衍生的景福堂,郑连贵净香堂。...
关键词:再论 春台班 师承 昆曲 传承 
二十世纪前期文人日记中的梅兰芳
《戏曲艺术》2017年第4期9-19,共11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梅兰芳登上舞台并且小有名气之后,引起了观众包括文人观众的关注,这从当时的文人日记中可以得到印证。就个人阅读所及,挑选二十世纪前期几种文人日记略加梳理和评说,包括与梅兰芳年龄相仿的顾颉刚、张豂子的日记,此外还有恽毓鼎、那桐...
关键词:梅兰芳 演出 评论 文人 日记 
春台班艺术师承关系论略——以堂子为线索的考察
《文化遗产》2017年第5期1-9,共9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徽班进京之后,众多堂子除侑酒佐欢以求盈利的消极一面之外,也承担了传授演剧技艺的职能,世代相传,形成一定的传统。本文试就与春台班关系密切的几条线索略加梳理,重点论述"本春台旧家"、"夙多佳品"的余庆堂,及其衍生的槐庆堂、景庆堂、...
关键词:春台班 师承 堂子 
顺治、康熙二帝的文化取向与戏曲的南北交流融合
《曲学》2016年第1期187-203,共17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在封建时代,由于帝王的特殊身份,他们的文化取向和相关言行,对于宫廷戏曲乃至整个剧坛的状况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拟以清初顺治、康熙二帝为例加以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逝世,顺治八年(1651)正...
关键词:济尔哈朗 言行 遗训 文化 产生 剧坛 戏曲 
试论梅兰芳、杨小楼的艺术精神
《戏曲艺术》2015年第4期20-26,共7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梅兰芳和谭鑫培、杨小楼三位大师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杰出代表,本文仅就梅兰芳与杨小楼两位大师艺术精神的相通之处作一些思考,依据两位大师的艺术见解以及艺术实践经验,具体论述以下三点:(一)在涉及京剧本质规定性的问题上,坚持"移步...
关键词:艺术精神    
试论孔尚任的桃源情结被引量:4
《江淮论坛》2015年第5期147-153,共7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10jzd0009)
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其渊源有二,一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源(简称桃花源),二是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条中的天台山桃源(简称天台山)。其内涵,或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憧憬,或是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憧憬,...
关键词:桃源情结 桃花源 天台山 石门山 孔尚任 《桃花扇》 
中国式“蒙太奇”:齐如山与梅兰芳重新组织的现代性京剧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6期130-137,共8页赵婷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编号: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当中国迎来20世纪的时候,京剧却迎来了危机:观众开始疏远并批评这项表演艺术。其原因是京剧所传达和创造的意义并不被已跨入现代都市体验的居民所接纳和认同。梅兰芳和齐如山视改良京剧为己任,通过创立并运用"组织"(中国式蒙太奇)这一...
关键词:中国式蒙太奇 组织 现代性 京剧 
论嘉靖本《荔镜记》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14年第4期68-80,158,共13页赵山林 赵婷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项目代码: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在现存的《荔枝记》、《荔镜记》剧本系列中,嘉靖本《荔镜记》问世最早,包含丰富的戏曲文化信息,对后世影响甚巨。本文认为嘉靖本《荔镜记》最值得重视的是: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语言的包容性,曲调的多源性。五娘形象最突出的是"婚姻由己"...
关键词:荔镜记 形象 语言 版本 
试论昆曲观众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6-105,133,共10页赵山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戏剧通史"(10jzd0009)阶段性成果
昆曲观众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如何,与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有关系,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思考。昆曲今天无疑是"小众艺术",但在历史上并非始终如此,至少在晚明至清初,昆曲兼有"大众艺术"和"小众艺术"双重身份。它当时之所以...
关键词:昆曲 观众 历史变迁 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