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KS045)

作品数:37被引量:68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成金华黄娟陈军李悦倪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部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土资源科技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区经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生态文明视角生态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6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许国成 彭昕杰 成金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绿色矿业发展势在必行。基于对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的问题有:早期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脆弱难以恢复;矿产循环与综合利用水平低,支撑政策不...
关键词:绿色矿业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对策 青海 
基于PSR模型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被引量:27
《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6期238-244,共7页皮庆 王小林 成金华 谈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我国重点矿业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1212011220302)
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作用机制出发,构建包括系统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6项指标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武汉城市圈环境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近年来...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 P—S—R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法 武汉城市圈 
基于SD模型的城市能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4期109-112,共4页皮庆 王小林 张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KS04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220302)
文章通过分析能源承载系统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能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最后以鞍山市为例,模拟在不同的方案下,工业废气排放量、GDP、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承载力因...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能源承载力 影响因素 鞍山市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思考被引量:9
《创新》2016年第1期86-91,共6页黄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
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必须走生态文明道路,经济新常态是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的大背景,需要我们正确把握由此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生态文明道路 四个全面 
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被引量: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年第10期56-60,共5页刘伦 尤喆 冯银 李雪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KS045)
根据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特征、资源环境禀赋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特点和需求,以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生态和谐为准则层构建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2003-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
关键词:中部地区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 动态因子分析法 
北欧国家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14
《经济纵横》2015年第7期122-125,共4页黄娟 王幸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反思与前瞻研究"(编号:13BKS04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编号:11BKS045);湖北省高校人文与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度科研开放基金项目"我校生态特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DXS20150010);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15年开放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资源安全"(编号:H2015005A)的成果
北欧国家是绿色发展的典范,在实践中提倡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产业结构、支持绿色企业发展、培养绿色消费习惯。为促进绿色发展,采取建立绿色发展机制和相关机构、构建完善的绿色发展法律体系、制定支持绿色发展财税政策、重视绿色技...
关键词:北欧国家 绿色发展 政策 经验启示 
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15年第2期95-104,共10页黄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两大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生态危机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发展生态文化的原因,重点...
关键词: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 
中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测度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3期1-11,共11页倪琳 成金华 李小帆 杨昕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批特别资助项目"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消费模式协调发展研究"(编号:2013T607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低碳消费模式现状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2M51169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编号: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编号:11BKS045);"中国‘城市社会’的城市化风险与城市化道路研究"(编号:14BJL069)
构建了涵盖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五个维度的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2003-2012年中国及各省区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空...
关键词:生态消费 发展指数 主成分分析 区域差异 空间自相关分析 
基于资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4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年第3期29-32,65,共5页李悦 成金华 席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KS045)
在资源问题区域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甄别与选取,从资源禀赋、资源安全、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资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仅遵循了"普遍...
关键词:资源问题 区域差异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9-47,共9页石秀华 刘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中心开放基金一般项目"矿产资源开发完全补偿机制研究"(H2014007B)
以中国及各省域2005—2012年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及各省域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研究,梳理各地区三次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利用比较分析法观察产业结构调整对地区能源市场的影响,并提出...
关键词:能源消费 产业结构 单位产值能耗 灰色关联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