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

作品数:27被引量:1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丽申玉春林龙山刘楚吾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应用生态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生态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珊瑚珊瑚礁邻近海域系统发育关系滨珊瑚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珊瑚白化及温度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年第9期3810-3816,共7页袁吉贵 刘丽 张艳苹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0269);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共同资助
近年来,由于海洋酸化、海洋污染、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遭受到了严重的白化袭击,导致珊瑚礁处于退化状态。相关功能基因在珊瑚白化过程中可能起到增强珊瑚的抗逆性和恢复能力等作用,探讨这些基因在珊瑚白化过程中...
关键词:珊瑚白化 高温胁迫 温度相关基因 白化机制 
琼东海域橙黄滨珊瑚骨骼生长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5
《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3期953-962,共10页江巧文 曹志敏 王道儒 李元超 倪建宇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资助~~
基于珊瑚骨骼X射线照片,使用CoralXDS软件,对海南岛(琼)东部海域的橙黄滨珊瑚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获取了百年来的年生长率(ER)、骨骼密度(D)和钙化速率(CR)3种生长参数.结果表明:该橙黄滨珊瑚ER的变化范围为0.49~1.10 cm·a^(-1),年均值0....
关键词:生长特性 橙黄滨珊瑚 表层水温 琼东海域 
稀杯盔形珊瑚转录组分析被引量: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1-8,共8页刘金豆 刘丽 黄元佳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0269);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
以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 SeqTM2000对稀杯盔形珊瑚(Galaxea astreat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50 360 620条短序列(reads)。利用Trinity软件对所有reads从头组装后得到81 014条单基因簇(Unigenes),60 471条(74.58%)编码蛋白框(Co...
关键词:转录组 稀杯盔形珊瑚 UNIGENE 信号通路 
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珊瑚礁区环境特征被引量: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第11期98-103,共6页姚旭莹 林钟扬 章伟艳 李元超 倪建宇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近岸典型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示范研究(201105012)"
2011年春季和冬季对三亚湾水体和沉积物的现场调查表明,三亚湾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显著低于冬季的;而三亚河输入的陆源营养元素对三亚湾的影响显著。总氮总磷的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
关键词:三亚湾 营养盐 沉积物化学 珊瑚礁 
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珊瑚礁区水体环境特征研究被引量: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第9期103-106,共4页郑洋 倪建宇 林钟扬 章伟艳 李元超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近岸典型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示范研究"(201105012)
根据2011-2014年亚龙湾水体中营养元素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亚龙湾水体营养元素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亚龙湾水体环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历年来,亚龙湾水体中无机氮的含量在0.76~40.6μmol/L之间变化;磷酸盐的含量为低于检测限至0.13...
关键词:亚龙湾 营养盐 水体环境 珊瑚礁 
蓝碧海峡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第3期419-426,共8页牛文涛 田鹏 林荣澄 陈彬 Suharsono 施晓峰 郑新庆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105012);中印尼海洋与气候中心联合观测站资助项目(HX15070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034);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CZY037HJ11)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蓝碧海峡3个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地理群体(YM、YN、YS)的79个样本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基因(包括ITS1区和ITS2区)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探讨澄黄滨珊瑚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表明:79条序列共获...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澄黄滨珊瑚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转录间隔区 蓝碧海峡 
海南三亚后海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4期1105-1112,共8页李元超 杨毅 郑新庆 陈石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B44B03);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105012);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0418012)资助
分别采用鹞式调查法和断面监测法调查了海南三亚后海海域珊瑚的物种多样性、覆盖率、病害和补充量等指标,利用健康指数(CI)评估了后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影响该区域珊瑚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后海海域...
关键词:海洋生物 后海 珊瑚 海草 大型藻类 植食性动物 上升流 
稀杯盔形珊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范程辉 刘丽 沈城 郭昱嵩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0269);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201122093)
利用反转录PCR和RACE法获得稀杯盔形珊瑚Galaxea astreata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 Zn SOD)基因c DNA全序列,大小为730 bp。5′非编译区(5′-UTR)为111 bp,3′-UTR为188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
关键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稀杯盔形珊瑚Galaxeaastreata 
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小穗生长特征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15年第2期306-312,共7页申玉春 杨小东 刘丽 金磊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52408801000005,S201101000026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100012,2012A020602050)
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分别采集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珊瑚排卵前后骨骼密度变化在1.541—2.137 g/cm3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珊瑚小穗的生长率表现出相对一致...
关键词:生长率 组织延伸度 排卵期 珊瑚小穗 
珠母小核果螺形态结构的系统观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2-17,共6页彭付敏 吴灶和 申玉春 栗志民 刘丽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2);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GDOU2013050219)
对珠母小核果螺 [Drupella margariticola (Broderip)] 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珠母小核果螺壳高12.92 - 31.74 mm,平均26.17±4.31 mm,壳宽8.10 - 18.46 mm,平均15.34±2.48 mm,螺体质量0.36- 5.30 g,平均2.99...
关键词:珠母小核果螺 形态结构 系统观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