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研究》

作品数:4324被引量:15809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广西民族研究》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4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壮族中华民族民族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满达日花廖杨塔娜梁庭望徐杰舜更多>>
发文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联系点为例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黄树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成功实践的经验研究”(23BMZ009)。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必须坚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以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立法能力现代化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和内在联系为前提,明晰民族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概念范畴,并将功能...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立法联系点 功能定位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价值意蕴与政策路径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肖竹 
中南民族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域下政策执行观念的变迁、效能与旨归研究”(JDZ24010)。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生育问题不仅是民族绵延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行为,更是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的战略性问题。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生育率虽然大多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生...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生育友好型社会 生育意愿 政策执行 
“同流共贯”:刘介民族教育理念及其跨世代实践逻辑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许露 郭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17ZDA15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桂籍知名教育家刘介提出“同流共贯”的理念,认为需要为少数民族提供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他在当时话语体系下确立了发展“特种部族教育”的意识,推动构成“特种教育委员会”“特种师资训练所”和“基层特域学校”三...
关键词:刘介 近代教育家 同流共贯 办学实践 
传统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探赜——以镇远龙舟节为例被引量:1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李银兵 王久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西南多民族村落文化研究”(22XMZ032)。
镇远龙舟节作为端午龙舟节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在地化实践,镌刻和存续着镇远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情感与意志,是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引领式文化事象。镇远龙舟节通过保存文化记忆、展演记忆文化与重塑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 镇远龙舟节 文化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嵌入”视角下中国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证研究——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研究之一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蒙思丞 苏建健 刘金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共生治理研究”(22BSH084)。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本文以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导思想为基础,构建“五个嵌入”视...
关键词: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嵌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测定分析——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为例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杨文帅 金秋实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重大委托项目“内蒙古社会建设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研究”(2024-NMWZD006)。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由初期理论探索全面转入实践推进阶段,那么该如何正确掌握和检验实效?这就带来了效度测定议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实践抓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 效度测定 民族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进路研究——以边疆乡村地区为例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董德冬 王炳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21&ZD024)。
边疆乡村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塑型,也要铸魂。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在边疆乡村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空间为着力点,首先是创建满...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边疆乡村 空间进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维度——基于集体记忆历时、共时、即时的三重时序构建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76-87,共12页李少霞 魏莉 岳喆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文化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XKS002)。
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集体记忆是固基认同的重要心理标识,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情感共鸣,强化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集体记忆具有历时性、共时性和即时性三重时序。集体记忆的...
关键词:集体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聚性情感 认同 
越南“下方人”与中南半岛“云南人”关系辨析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周建新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中南半岛‘云南人’研究”(22VJXT007)。
“下方人”是从中国云南迁入越南北部的离散群体,具体迁移时间大致为清朝末年。目前,“下方人”已经在越南繁衍六至七代,被越南政府归入“华族”群体。在融入越南地方社会的过程中,“下方人”始终延续着中国“汉族”的传统习俗,操云南...
关键词:越南“下方人” 中南半岛 “云南人” 关系辨析 
当代“锅庄”:藏彝走廊民宿空间内的主客互动与族际交往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97-109,共13页朱金春 杨贻婷 罗馨蕊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从地缘政治到生命政治:当代边境治理的转型与重构研究”(2023CX29)。
作为旅游设施的民宿不仅提供着食宿等基本功能,而且自身也构成一个游客与当地人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藏彝走廊的多民族情境之下,民宿内主客之间不同的民族身份与文化背景使得这一互动呈现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涵。四川省丹巴县中路藏...
关键词:民宿 锅庄 藏彝走廊 主客互动 民族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