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

作品数:16505被引量:15663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新闻知识》
主办单位:陕西日报社;西北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10期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报道新闻陕西日报新闻写作新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刘良龙陈力丹鲍海波张书省靖鸣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大学陕西日报社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电视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媒时代传媒业应树立怎样的受众观--基于斯麦兹“受众商品论”的再思考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12-19,92,93,共10页李庆林 蔡宗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恩格斯交往传播观的内在逻辑和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BXW059)的成果。
学者达拉斯·斯麦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受众商品论”,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大众传媒的受众被商品化的处境。中国传媒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受众观,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传媒市场化发展的背景下,把受众当作商品的观念也不同程度出现,...
关键词:受众商品 智媒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构筑互惠新场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转文化传播研究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20-26,93,共8页高若凌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重点课题“河南省科学与艺术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KZD07);河南省2025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代水利社会与文化记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5ZZJH262);郑州市2024年度社科调研课题“受众共情视角下的郑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ZSLX202404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浸润着中国当代价值观,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然而,受制于西方话语霸权与叙事框架,其对外传播面临着技术、思想、渠道、内容等方面的挑战。“转文化传播”秉承以人类整体为视...
关键词:转文化传播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惠 全球化 数字化 
安顿命运抑或虚耗人生:数字化时代民间大众的“文科”想象--基于B站志愿填报话题讨论的幻想主题分析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27-36,93,共11页孙孝孝 
“文科危机”由来已久,在数字化时代更易掀起网络热议。从幻想主题分析的修辞分析法可知,民众观看视频《学文科是死路一条吗》留下的评论及弹幕,反映了该网络趣群围绕“大学文科教育之功用”展开的修辞互动,在经验符号覆诵的修辞实践中...
关键词:新文科 教育改变命运 高考志愿 幻想主题 修辞分析 
众声喧哗:文生视频语境下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引发风险及其治理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37-40,93,94,共6页黎平星 许艳玲 
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模型横空出世,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百花齐放的景象。本文旨在探讨文生视频语境下,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出现的“伪造社会虚假事件,扰乱公共秩序”“恶搞经典影视桥段,侵犯知识产权”“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网...
关键词:SORA 文生视频模型 虚假信息 联合治理 
数字时代的身后事:网络空间中的逝者隐私保护问题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41-46,94,共7页陈莉 
数字时代,人们在线上线下共同谱写着个人的生平痕迹。当生命终结,留存于网络空间中的数字遗产却往往被人遗忘,逝者隐私问题凸显。出于对逝者尊严的维护及个人自主性的自然延伸,保护逝者隐私在当下是必要的。但作为新兴议题,数字遗产中...
关键词:数字遗产 隐私保护 逝者隐私 数字化生存 
文化记忆视域下“中华文化+数字游戏”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47-52,94,共7页杨先顺 廖孔港 
随着网络技术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发展,数字游戏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记忆是在社会框架下被选择性建构的,“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与文化记忆内核,具有极高的标志性、丰富的精神内涵与必要的传承价值。本文从...
关键词:文化记忆 数字游戏 中华传统文化 
以书为媒:理论读书节目的叙事表达与共情传播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53-57,94,95,共7页魏怡孜 
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项目“主流媒体精品内容生产协同创新工作坊”(项目编号:16789220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理论读书节目《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是互联网时代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的一次成功尝试。该节目以共情传播为理论基础,采用“以书为媒”的叙事策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读过的经典著作,从...
关键词:理论节目 叙事表达 共情传播 《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58-62,95,共6页张靓怡 王国燚 
社交媒体是影响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借助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可以发现:首先,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在社交媒体凸显“大学生”标签和选择性呈现日常生活等方式,编...
关键词:社交媒体 民办高校大学生 身份认同 
“学用一体多维融合”:《融合新闻创作》一流课程建设实践探究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63-67,95,共6页张特 
2023-2024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学用一体多维融合’的《融合新闻创作》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XJJG241448);河北省第二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2021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课程链+实践链+平台链’三链衔接的新闻学‘专创融合’教育生态链的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GJJG52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培根铸魂知行耦合--新闻传播学实践类课程一体化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项目编号:2023XJJGKCSZ241457)的成果。
为解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培养新文科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高校开设了《融合新闻创作》课程,该课程具有独特的培养优势。本文基于行业前沿需求,结合课程建设实践,探索“学用一体多维融合”...
关键词:一流课程 融合新闻 教学创新 学用一体 
网际迷失:农村地区“银发族”群体的手机媒介依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新闻知识》2024年第10期68-79,95,96,共14页胡聪 
本文对507位贵州农村地区的“银发族”群体手机媒介用户进行问卷调查,以农村“银发族”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社会认同情感需求和娱乐需求为自变量,社交互动和补偿期望作为中介变量,依赖性使用和过度性使用作为因变量,分析农村“银发族...
关键词:媒介依赖 农村“银发族”群体 手机媒介 I-PACE理论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