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作品数:9680被引量:532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戏剧文学》
主办单位: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二人转戏剧文学戏剧话剧戏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邵雪萍吴秀龙杨朴刘平李秀云更多>>
发文机构:吉林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舞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梦回东坡》看川剧美学的创新实践
《戏剧文学》2025年第3期129-132,共4页易阳 赵勤堂 冯琨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汉化文献所见汉代‘生生’审美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3BZW025)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CYS056)阶段性成果;校级博士专项“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下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S002)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川剧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求在当代戏曲艺术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梦回东坡》作为川剧创新的代表作,不仅...
关键词:《梦回东坡》 川剧 人物形象 叙事结构 舞台艺术 
早期晋察冀秧歌的“戏剧化”走向——从1941年“晋察冀秧歌论争”谈起
《戏剧文学》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雷雯静 李有军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戏曲生态现状与传承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4ZD04)子课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创剧种的生态现状与保护、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2023年中宣部国家文化青年英才专项工程资助项目“抗战时期西安剧社戏曲生产及其救亡演剧活动研究(1931—1945)”(项目编号:2021QNYC121)阶段性成果。
1941年发生在抗战前线的“晋察冀秧歌论争”,标志着民间秧歌正式进入了根据地文艺工作者的理论视野。论争中,秧歌作为一种“整体艺术”类型的创作观念初步确立,“文本”和“舞台”戏剧化的内在构想逐渐清晰。文本层面,一条关于人物、主...
关键词:晋察冀秧歌 完整故事 戏剧化 文本 舞台 
郑怀兴历史剧的文学之魂、历史之深与舞台之美
《戏剧文学》2025年第3期87-91,共5页周婷婷 
郑怀兴的历史剧创作,蕴藏着深厚的文学气息、悠远的历史深度与独特的舞台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忠实于历史的脉络,更通过优美的文字、复杂的情感和生动的人物塑造,赋予了历史事件新的生命力。在文学性方面,郑怀兴通过精雕细琢的剧本文本,...
关键词:历史剧 郑怀兴 文学性 历史性 舞台美学 
经典与后经典的融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当代俄罗斯戏剧舞台的重塑
《戏剧文学》2025年第3期97-103,共7页喻姝玮 宋玲玲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3年)基金项目“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史料发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3WX11)阶段性成果;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文化政策视阙下俄罗斯地方性城市戏剧复兴对抚州戏剧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1SK22)阶段性成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叙事与传统戏剧追求逻各斯整一性的戏剧演出很难融合,但其作品丰富的延展性和批判性吸引着俄罗斯导演不断探索新的戏剧语言诠释其当代内涵。导演借助对空间的运用,在舞台上呈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广阔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戏剧 经典 后经典 
一台能够走远、走深的舞台力作——谈原创话剧《唱唱儿》
《戏剧文学》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周刚 
原创话剧《唱唱儿》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与独特的舞台表达,对东北二人转艺术与吉林优秀地域文化作以展示、纪念、传承、发展,以舞台实践“培根”,以艺术追求“铸魂”。《唱唱儿》旨在书写小人物,挖掘大背景,再现和反观历史,以话剧形式演...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 舞台表达 地域文化 传承 
南国社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戏剧文学》2025年第2期45-55,共11页刘平 
南国社是中国话剧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话剧社团。它诞生于筚路蓝缕之中,在田汉的带领下,克服了没有剧本、没有演员、没有剧场、没有资金、没有观众等困难,多次举行公演,从内容到形式改变了早期话剧文明戏给观众留下的不良印象。在中...
关键词:南国社 中国话剧史 戏剧创作 舞台风格 
约恩·福瑟与当代戏剧舞台艺术的创新
《戏剧文学》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熊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1&ZD258)阶段性成果。
福瑟是享誉世界剧坛的伟大作家,但中外观众初看他戏剧之后的评价并不高,看似他的戏剧艺术表现形式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实际上,福瑟在戏剧创作中对极简风格的追求带来了一系列舞台表演艺术的创新,比如人物设置方式、肢体语言的表现力、音...
关键词:约恩·福瑟 戏剧创作 舞台艺术 艺术表现力 
一条在欲望中沉沦的“鳄鱼”——《鳄鱼》编导的话
《戏剧文学》2024年第11期21-23,F0003,F0004,共5页莫言 王可然 
话剧《鳄鱼》,以巧妙的情节设计、独特的舞台呈现手法,带领观众洞悉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欲望之鳄”。该剧是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首部话剧剧本,并由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担任导演——“一部好的戏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话剧剧本 人生悲剧 诺贝尔文学奖 舞台呈现 艺术总监 情节设计 作家莫言 沉沦 
《鳄鱼》:绝对主人公的精神开掘与舞台探索
《戏剧文学》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胡薇 
由央华戏剧创排、制作的原创话剧《鳄鱼》,聚焦主人公单无惮的心灵变化轨迹,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以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一部探讨复杂人性的多声部交响。主创团队在舞台上追求对戏剧本质的探索,为塑造人物、探究人心、拷问人性所展开的努...
关键词:原创话剧《鳄鱼》 绝对主人公 舞台呈现 
魔幻现实主义舞台意境空间的创构与营造——话剧《鳄鱼》的象外之象
《戏剧文学》2024年第11期29-34,共6页许梦媛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延安鲁艺精神与新中国话剧院团建设思想研究(1938—1965)”(项目编号:21YTB011)阶段性成果。
话剧《鳄鱼》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揭露了人性中欲望与理性的纠缠碰撞。在《鳄鱼》中,舞美设计不仅是视觉的延伸,更是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借助多种意象巧妙地穿梭于现实、隐喻与荒诞之间,把单无惮及攀附在其周围的众人的内心外化为...
关键词:话剧《鳄鱼》 舞台美术 象外之象 魔幻现实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