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7208被引量:20555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科学征稿简则流域水污染中国流域共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梁景和宋杰邹兆辰郑贤君田国秀更多>>
发文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世界历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冷战研究的四种视角及其“范式转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翟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冷战视域下的美国国际展览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1947—1977)”(21BSS002)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文化冷战研究的视角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文化冷战与美国外宣最初在心理战视角下被定义为一种冷战斗争的工具,进而在总体战视角下被逐渐认识到是冷战的同义词和核心的国家安全政策,后来在公共外交视角下被界定为是一种管理殖民地...
关键词:文化冷战 宣传 总体冷战 公共外交 文化转向 
1952年伯顿的中国之行与澳工党对华政策的嬗变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谢晓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大洋洲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3VLS028)的阶段性成果。
1952年5月,以澳大利亚外交部前秘书长约翰·韦尔·伯顿为首的五名和平人士突然宣布他们将应邀赴华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筹备会议。消息公布后,立即在当时反共、反华气氛浓厚的澳大利亚国内引发热议。此前就力主澳大利亚应当承...
关键词:约翰·伯顿 冷战 澳大利亚工党 伊瓦特 对华政策 
卡特政府撤离驻韩美军地面部队政策再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2-42,共11页闫晋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四川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研究”(SCJJ24ND285);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专项项目“卡特政府对韩国军事政策研究”(GBYB2020001)的阶段性成果。
撤离全部驻韩美军地面部队,是卡特总统为践行其竞选承诺而预先决策和坚持实施的对韩国政策。在卡特总统的明确指示和对东北亚均势的评估下,美国决策层最终认可了卡特分阶段撤离驻韩美军决策的可行性。然而,在撤军计划实施过程中,无法获...
关键词:卡特政府 撤军政策 驻韩美军 美韩关系 
清朝的“中国”概念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成一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实践及得失研究”(22VLS010)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的“中国”不仅是一个涉及清朝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对于我们理解近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极为关键的概念。皇朝时期,“中国”并不是一个中性词,其表达着相对于“四夷”的优越性,是“华夷秩序”的一部分,且由此其也就被使用于“四夷”...
关键词:清朝 “中国” “九州” 疆域 
不平衡的互动:美国与北约第一次首脑会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喻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防核扩散政策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945—2017)”(20&ZD242)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北约面临诸多挑战。苏联洲际导弹研制成功对北约的“剑与盾”战略造成重大冲击,北约内部政治磋商不足,北约盟国关系尤其是美英关系、美法关系恶化。为应对这些挑战,美国推动并促成北约第一次首脑会议于1957年12月在...
关键词:北约 艾森豪威尔 美国外交 美欧关系 冷战 
胡钟达先生与新中国的奴隶制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晏绍祥 
奴隶制是界定古代世界社会性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胡钟达研究奴隶制的特点,在于他不仅从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论断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或许并未特别明确地提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而且他广泛运用当代学者的...
关键词:胡钟达 古代奴隶制 奴隶社会形态 
论中国国际信用建设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3-72,共10页马忠法 吴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创新研究”(18ZDA15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2019-01-07—00-07-E00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全球公共健康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袭击、难民以及极端贫困等公共问题,全球治理的新范式已经成为各国当然的应对路径。国家的国际信用作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寻求变革的当下变得十分重...
关键词:全球治理 国际信用 软实力提升 诚信观 中西文明对比 
尼克松政府对印度开发核武器的认知与应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柏友春 
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研究(1947—1989)”(2021RD006)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尼克松主义”的出台,使得尼克松政府对印度核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当有限。除对印度的核能力与意图不断进行情报评估之外,尼克松政府在该问题上所采取的重要实质性行动仅是于1970年11...
关键词:尼克松政府 印度 核武器 美印关系 
控制权之争:中程弹道导弹部署与美法关系(1957—195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窦云婷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学家群体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家安全政策研究”(2021BLS00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考虑在欧亚盟国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局限性,美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落后以及法国等西欧盟国对美国“核保护伞”的质疑,是美国在海外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的主要原因。美法围绕中程弹道导弹部署...
关键词:美法关系 核武器 中程弹道导弹 艾森豪威尔 戴高乐 
圣西门的欧洲观:统一性与多样性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倪玉珍 
面对大革命前后欧洲的混乱无序,圣西门尝试用实证方法探究欧洲社会危机的历史起源,并观察到19世纪初的欧洲处于从军事-神学社会向实业-科学社会转型的过渡期。他因而认为寻求势力均衡的维也纳体系无法使欧洲维持长久和平,欧洲危机的结...
关键词:统一性 多样性 科学 实业 精神权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