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评论》

作品数:769被引量:528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社会学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学社会社会学研究社会治理中国社会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刘少杰郑杭生邵占鹏李路路齐亚强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健康数字鸿沟:互联网如何改变健康不平等?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5-28,共24页王甫勤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平等的约束因素及机制研究”(21BSH008)。
互联网接入和使用能否有效缩小健康不平等,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采用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互联网使用导致的健康数字鸿沟。研究发现,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有更大...
关键词:健康数字鸿沟 自评健康 内生转换模型 
空气污染对中老年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基于CHARLS数据与遥感数据的纵向分析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29-53,共25页胡开 杨发祥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2019-01-07-00-02-E00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碳中和背景下健康不平等的消解机制与对策优化研究”(JKE02242601);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环境质量改善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3PJC022)。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PM2.5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空气污染与中老年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城市优势论和城市劣势论两个竞争性理论对中国城乡环境健康不平等的解释。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中老年健康具有...
关键词:空气污染 中老年健康 城乡差异 健康优势/劣势理论 流动人口 
进食障碍者的自我书写——一个多重话语的解析框架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54-77,共24页孙婧娴 韩俊红 
第五届玉润健康研究基金项目“自我技术与生活美学——进食障碍者的日常生活研究”。
通过对进食障碍者自我书写的分析,本文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考察了其话语交织的状态:横向上,大众心理学、新自由主义与消费主义话语相互支撑,促使进食障碍者通过身体追求自我实现;纵向上,主客位话语相互渗透,塑造了共性与特性交织的疾...
关键词:进食障碍 自我书写 话语 具身 医学人类学 
“农商互补”经济伦理及其当下意义——对《金翼》《银翅》的再考察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78-96,共19页颜燕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2025QQJH75)。
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对林耀华1940年代写就的作品《金翼》及庄孔韶1990年代对同一地点进行重访后写就的作品《银翅》进行了梳理与讨论。林耀华的研究呈现了“农商互补”的乡村经济结构,并展现了以商业传统为底色、以宗族关系为伦理基础...
关键词:《金翼》 《银翅》 农商互补 乡土社会转型 
农村居民的观念现代性与观念系统——基于关联类别分析(RCA)的研究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97-119,共23页刘河庆 肖光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智社会大语言模型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社会影响研究”(24BSH024)。
本研究从观念系统视角出发,使用关联类别分析(RCA)方法挖掘我国农村居民主要观念结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在不同议题上的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关键词:现代性 社会观念 观念系统 关联类别分析 文化图式 
制度与生活世界:村庄公共事务中的女性参与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120-142,共23页温莹莹 张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集体经济与乡村公共性构建研究”(22JJD84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研究”(2024YZD002)。
本文以苏南河村人居环境治理为例,结合制度和生活世界两个层面分析村庄公共事务中的女性参与。首先,家庭性别分工造成的女性在地化、网格化管理体系的组织吸纳,以及公共事务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扩展是女性公共参与的制度条件,新职业选择、...
关键词:女性公共参与 人居环境治理 日常生活 制度 
从结构到行动:劳动力市场中介与非正规就业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143-166,共24页刘爱玉 卢燕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工作与性别观念的重塑”(21BSH080)。
本文关注非正规就业普遍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介如何组织灵活的劳动力及其影响。工作搜寻-匹配研究将劳动力市场中介视为一种市场结构要素,难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复杂变化及其与非正规就业普遍化的关联。本文转向行动视角,梳理了...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中介 非正规就业 去正规化 正规化 
管制结构、文化制度与殡葬服务公共性的消解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167-188,共22页卫小将 邹林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发展阶段社会政策体系建设研究”(22JJD840012)。
殡葬服务在现代化进程中趋于商品化和去公共化,探索殡葬服务公共性消解的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或从社会政策学角度揭示殡葬市场的畸形扩张,或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阐释殡葬高消费的形成,前者关注结构,后者关注行动,均忽略了实...
关键词:公共性 管制结构 文化制度 结构-过程分析 
在“一体”关系中理解父母幸福——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189-208,共20页余家庆 胡安宁 
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社会团结的文化基础研究”(22VRC140)。
现有研究虽揭示了子女婚姻与父母福祉之间的关联,但围绕代际联系的文化基础及关联模式变化仍待探讨。本研究结合中国“亲子一体”的传统文化语境,分析了子女婚姻满意度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关键词:代际联系 亲子一体 婚姻满意度 幸福感 传统文化韧性 
从“势利”到“杂食”?——中国城市居民文化品味的变迁(1999—2023)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209-231,共23页李东雨 
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社会团结的文化基础研究”(22VRC140)。
文化杂食是文化社会学研究探讨文化品味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重要概念。西方社会精英的品味模式从“势利”到“杂食”的历史转变是早期文化杂食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但既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文化杂食现象的变迁。本文以音乐品味为例,考察了1...
关键词:文化杂食 文化品味 音乐品味 杂食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