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学报》

作品数:2660被引量:28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济宁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济宁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文化孔子高校儒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韩华刘顺湖王晓强宋丽维李彦连更多>>
发文机构:济宁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规范之维: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审思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5-41,共7页丁欣 孙炳炎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
规范问题一直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中心论题,在元伦理学、法哲学和社会哲学等研究领域有着突出地位。规范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哈贝马斯在完成历史唯物主义规范结构重建的基础上,强调了其...
关键词:哈贝马斯 历史唯物主义 规范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看“第二个结合”的契合性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6,共6页姚奎栋 杨欢 
2023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研究”(2023GXDJ-YB046)。
马克思主义发源于200多年前的西欧,却能在中国牢牢扎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第二个结合”。彼此契合是相互结合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理论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性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貌——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的解读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张武伟 张呈 
在马克思的早期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共产主义思想,成为我们理解共产主义的最佳文本。马克思从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三个维度,集中阐释了自己对共产主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共产主义重构——齐泽克左翼激进政治理论及其内在局限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42-49,共8页郭成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青班专项课题“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新共产主义’及其批判研究”(2018FZX003)。
作为当代西方左翼激进政治思想的旗帜性人物之一,齐泽克吸收了拉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理论资源,开辟了一条以意识形态批判为切入点,力图激活共产主义的左翼激进政治之路。通过揭示意识形态幻象的内在运转机理,齐泽克直指当代资本主...
关键词:齐泽克 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思想的理论意涵、认知结构与当代启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考察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13,共7页赵太平 姜晓静 
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重点项目“新时代审美向度下的思政课教学要素创新研究”(2021szjyxm012);2021年度安徽工业大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研究”(QS202207);安徽工业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专项课题(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QSZY20220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科学内涵、发展形态以及社会功能的解读,构成了“精神生产”的理论意涵。从认知结构来看,“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直接前提,“现实的人”是...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存在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0-25,共6页王丽丽 王维先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马克思社会存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LWCXS202210)。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构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概念,以社会存在为分析起点才能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基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认识论上透视到思辨唯心主义哲...
关键词: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诗词的革命性分析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刘芳 
济宁学院2020年度思想政治研究专项“后疫情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020SZZX0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红色诗词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折不挠进行的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红色诗词具有强烈的革命向往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红色诗词具有鲜明的革命坚定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诗词具有深刻...
关键词:红色诗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诠释学共产主义之路——瓦蒂莫与扎巴拉的政治规划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刘丽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西方诠释学的身体向度探索研究”(19YJA720013)。
瓦蒂莫和扎巴拉以路德、弗洛伊德、库恩为例,发现了诠释学蕴含的政治解放力量,从而提出了一种诠释学的政治规划——诠释学共产主义。这种政治规划以瓦蒂莫的“弱势思想”为基石,它把诠释学、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终结联系在一起,旨在弱...
关键词:瓦蒂莫 诠释学 共产主义 政治 
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危机——以南希·弗雷泽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视角
《济宁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47-53,共7页沈画画 干成俊 
当今世界正面对百年一遇的公共健康危机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资本主义重新进行剖析。南希·弗雷泽是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其批判理论直面资本主义现实发展所出现的多重危机和矛盾,对资本主义核心特征的...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 现实危机 批判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产竞赛与土地改革的关系刍议——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分析
《济宁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7-15,共9页胡静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问题是根据地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农民的双重性与革命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土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的动员策略是生产竞赛,生产竞赛不仅发展了生产力,保障了根据地的经济供给,而且...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改革 生产竞赛 土地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