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争鸣》

作品数:1315被引量:5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作品与争鸣》
主办单位: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最新期次:2023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中篇小说文学评论文学作品言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罗伟章房伟杨少衡迟子建徐贵祥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院天津市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中篇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守正出新彰显文学价值——读中篇小说《观天象的人》启示
《作品与争鸣》2023年第3期143-146,共4页姚祥 
杜光辉的中篇小说《观天象的人》(见《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1期),为读者钩况了一则遗落在偏僻之壤、岁月深处的故人旧事。一粒来自尘埃的“微光”,被一群人出于本心的呵护,最终绽放出璀璨光芒。读罢令我感慨万端,似有一种石破天惊的炸...
关键词:杜光辉 文学创作 守正出新 
将艺术触角伸到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述评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2期156-158,共3页绕翔 
共有283部中篇小说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最终从中脱颖而出的5部作品凝聚了评委们的高度共识,我们相信,过去4年里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中篇小说创作的高度。王松的《红骆驼》致敬祖国核...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人生主题 人物情感 高度共识 中篇小说 
生活啊,不必追问——评冯骥才中篇小说《多瑙河峡谷》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7期154-156,共3页赵由越 
为什么要追问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经得起追问?《多瑙河峡谷》(《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期)是冯骥才老先生于耄之年献给生活当下人们的礼物。面对现实的迷惆,是谎言的悲伤还是真相的绝望?究根求源,甚至可能会让人陷入更深的痛楚与无奈。...
关键词:冯骥才 多瑙河 峡谷 追问 
乡村的衰落和振兴——评尹文武的中篇小说《匠王》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5期154-157,共4页疏延祥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描写道:“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以往的教科书的理解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以及现代...
关键词:老通宝 《春蚕》 自然经济 茅盾 现代化 
孤守的寻根人——评林森中篇小说《唯水年轻》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4期157-158,共2页汪国美 
自古以来,海南岛由于地理和文化的边缘位置,在人们的浪漫想象中成为了一个宛若仙境般的意象,充满着神秘气息。自海南建省以来,从前的文学荒岛迎来了发展与繁荣,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作家和海南本土作家将笔触伸向这块新的土壤,创造了巨大...
关键词:文学成就 移民作家 边缘位置 海南建省 浪漫想象 海南文学创作 寻根 林森 
险地与选择--谈杨少衡中篇小说《铜离子》对官场生态的揭示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3期145-148,共4页邱昭山 
读罢知名作家杨少衡先生的中篇小说《铜离子》(选载于《作品与争鸣》2021年第10期),我的眼前不禁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一个骁勇的将领,率领一队人马向前进军,本来走得意气风发,但突然间走进了前有强敌阻截、后有追兵迫近的山间谷道。
关键词:杨少衡 官场生态 铜离子 知名作家 中篇小说 
民俗叙事的对抗与和解--读肖江虹中篇小说《南方口音》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3期149-150,共2页戴婷婷 
肖江虹的创作多以民俗为主要题材,以城乡冲突为创作背景,描写一系列民俗的没落与消逝,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存在与消亡等二元对立的书写中寻求和解之道。方言是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承载着民俗。在中篇小说《南方口音》中...
关键词:城市与乡村 城乡冲突 民俗叙事 肖江虹 家庭日常生活 传统民俗 和解 二元对立 
在文学中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浅谈林森中篇小说《唯水年轻》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3期151-152,共2页袁梦晴 
对于长期生活在海边的家族来说,对海的情感是复杂的,爱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能够支撑家族的生存;恨它喜怒无常,吞噬过家人的生命。家族中的人离去或是出生,村庄淹没或是重建,海水静默无言,永不改变。作家林森作为生长在海南西北部瑞...
关键词:人的生命 故事 南渡江 林森 
日常叙事的荒诞性--读范小青中篇小说《渐行渐远》
《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2期146-147,共2页闫敏 
范小青被称为文坛“劳模”,她以细腻的笔触发掘生活中的本质现象,着力于展现生存于现实社会中的人内心的孤独感,对于底层人物的关照使她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以荒诞的手法展现日常生活的戏是范小青关照现实的重要途径,她提...
关键词:范小青 渐行渐远 日常叙事 底层人物 反映现实 社会现实意义 精神生活方面 精神面貌 
《皈依》在向人们宣扬什么思想?
《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8期157-159,共3页王正斌 
陈联华的中篇小说《皈依》(见《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6期),看起来是一部反映现实问题的小说,故事讲述得也比较好听,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读完之后,掩卷深思,不免感到困惑:这篇小说究竟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它的主题是在...
关键词:皈依 中篇小说 2010年 故事讲述 人的精神 可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