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世界》

作品数:6317被引量:11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书画世界》
主办单位:安徽美术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4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作品选书法艺术中国书法书法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王倩马明宸王兴国于钟华王煜更多>>
发文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登举先生对长安画派的传承与拓展——兼谈其艺术实践对西北画坛地理学的意义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66-68,共3页康继辉 
作为赵望云先生的入室弟子,徐登举先生长期扎根于边疆地区,以其近六十年的艺术实践和笔墨锤炼传承了长安画派的技法精髓与精神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长安画派的表现领域和艺术视野,其成就与贡献十分值得肯定。但由于受信息等客观因素...
关键词:传承 拓展 意义 
浅谈读书对陆俨少国画创作的影响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69-70,共2页黄天 
陆俨少是近代伟大的国画艺术家。关于其构图,以及云水、树石画法,有较多的理论研究,对他的专著(例如《山水画刍议》《陆俨少自叙》)进行分析的文章也有很多。21世纪以来,对于他“十分功夫”,即“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研究,则...
关键词:陆俨少 “十分功夫” 读书 国画 
跨文化视角下的明代花鸟画传播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71-74,共4页马颖书 
自大航海时代开启以来,跨文化交流便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各项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审视。明代恰好处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起点与高潮之中,其花鸟画艺术也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了广泛的跨文化传播。由于需求各异、...
关键词:明代 花鸟画 跨文化 传播 
恽南田山水画造诣与其花鸟画关系研究——以《山水花鸟图册》为例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75-77,共3页林文琦 
恽南田早年从伯父恽向学画,恽向以山水画为主,而恽南田早期也以山水画成名,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家”。后由于各种原因把创作重心放在没骨花鸟画创作上,最终造就清代没骨花鸟画艺术创作高峰。正是这样的艺术创作经历使其将山水...
关键词:恽南田 《山水花鸟图册》 山水审美理想 没骨花卉 
意境营造——吴门画派园林绘画探微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78-80,共3页周步青 
园林绘画属于山水画的一个分支,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明代造园活动的兴盛使得园林绘画题材绘画兴起,尤其以吴门画派为胜。本文通过营造画面的自然之美、禅意对吴门画派的影响及如何通过绘画体现自己,诗画意境的结合来传达园林的静美与和...
关键词:吴门画派 意境 园林绘画 
从唐玄宗御书《裴光庭碑》略考唐玄宗行书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81-83,共3页刘青 
《裴光庭碑》为开元年间唐玄宗为宰相裴光庭御书的行书碑文,本文以这一行书碑文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唐玄宗的墨迹行书作品,意在对研究唐玄宗行书书风的源流和书风特征提供佐证。以《裴光庭碑》拓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拓片与唐玄宗所书的...
关键词:唐玄宗 行书 《裴光庭碑》 《鹡鸰颂》 
试析孙裴谷对民国时期潮汕绘画的贡献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84-86,共3页洪勇 
孙裴谷是民国时期潮汕绘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自幼学习闽派绘画技法,后游学新加坡并兼习水彩。孙裴谷还融合了海派技法,创立画社,出版画集,有力地推动了海派绘画在潮汕地区的传播,为岭东(此处指潮汕地区)新画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孙裴谷 闽派 海派 岭东新画风 
读阮良之先生新著《以书入款研究》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87-89,共3页涂道亮 
书名:以书入款研究作者:阮良之出版单位: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书号:ISBN 978-7-5745-0686-2定价:198.00元阮良之先生新著《以书入款研究》近日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该社秉持守正创新出版理念,将论家、书家、印家特色与专...
关键词:安徽美术出版社 印选 出版单位 论文选 守正创新 学术专著 整体设计 
梁[山献]碑学思想及实践——结合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分析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4-9,共6页陈玺 
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山献]崇尚晋唐帖学,书法取法晋唐,旁涉汉魏碑版。他对碑学有深刻的洞察力,推动了碑学的发展。他的碑学理论强调碑刻书法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风格,尤其推崇汉魏碑刻对唐代书法的启发作用,并对唐碑艺术风格给予高度评价,对...
关键词:梁[山献] 碑学 实践 
边地观望:孙宗慰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初探——以中国美术馆藏《蒙藏生活图》为例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戚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民族国家”观念逐步成形,少数民族群体的身份认知从以往被视为边疆地区的“番族”向国族同胞转变。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大批艺术家亦踏上西...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 中国美术馆 美术作品 少数民族群体 身份认知 战略地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边疆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