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

作品数:5345被引量:58607H指数:73
导出分析报告
《生态环境学报》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环境土壤重金属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征稿简则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作者:彭少麟赵文吉陈家长陈晓宏肖以华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90-2020年黄河流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33-344,共12页李曼 吴东丽 何昊 余慧婕 赵琳 刘聪 胡正华 李琪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题项目(QBZ202309)。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运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定量估算了1990-2...
关键词:碳储量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汾河流域植被碳汇量估算及预测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45-357,共13页宋双双 秦世姣 孙彭成 付兴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7401);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03021221050);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2204051002027)。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定量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汾河流域植被碳汇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预测未来30年汾河流域植被碳汇量。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关键词: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生态系统碳汇 植被碳汇量 CASA模型 灰色GM(1 1)模型 汾河流域 
典型喀斯特山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固碳效应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58-367,共10页申佳龙 吴栎宏 李林霜 周远芳 杨孝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3078);贵州大学自然科学专项(特岗)科研基金项目(202204);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zuxc2023135)。
研究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对于发挥喀斯特山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喀斯特山区撂荒地、耕地、板栗林地、灌丛林地等4种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0...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四川省碳排放-碳储存与碳供需比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68-379,共12页周乐乐 万霞 丁黎明 魏星宇 王建平 陈静 李鑫 樊敏 黎猛 喻萧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65)。
量化土地利用碳供需对揭示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能源系数法-InVEST模型对碳排放和碳储存分别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碳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
关键词:碳排放-碳储存估算 碳供需比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性分析 四川省 
凋落物去除对长三角典型毛竹林土壤CO_(2)和N_(2)O通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80-390,共11页徐飞 贾沁琦 郭娜 胡嘉豪 方双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305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5113)。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森林类型,在缓解温室效应、维持碳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林地凋落物层可能是影响二氧化碳(CO_(2))和氧化亚氮(N_(2)O)在土壤与大气之间交换的重要因素。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为对...
关键词:毛竹林 CO_(2) N_(2)O 通量 凋落物 
不同光照条件下农田湿地土壤碳排放的驱动因子差异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91-400,共10页贺宥文 韩亚峰 王旭刚 孙丽蓉 邢江冰 曹晟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09,U1904121)。
湿地碳库增汇减排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光照与湿地矿物氧化还原、微生物群落特征转变等生物或非生物过程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湿地土壤碳排放对光照的响应特征及作用机理尚存争议。以黄河中下游农田湿地土壤为研...
关键词:农田湿地 碳排放 光照 异化铁还原 可溶性有机碳 
2001-2020年秦岭北麓NPP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401-410,共10页郭昭 师芸 刘铁铭 张雨欣 闫永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45)。
为探究秦岭北麓植被NPP的分布状况、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准确评估秦岭北麓植被生产能力,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达成碳中和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改进CASA模型对秦岭北麓2001-2020年植被NPP进行估算,并利用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以及...
关键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秦岭北麓 
放牧家畜组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冠种子库与萌发特征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411-420,共10页周沁苑 董全民 杨晓霞 刘玉祯 王芳草 许蔚 俞旸 张春平 刘文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340);青海省科协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2QHSKXRCTJ15)。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机制,在抵抗外界干扰和植被更新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高寒草地,研究不同放牧家畜组合(牦牛藏羊1꞉2、1꞉4、1꞉6、牦牛/藏羊单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植冠种子库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高寒草地 植冠种子库 中度放牧 放牧家畜组合 种子萌发 权衡分析 
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蓝藻和绿藻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421-431,共11页刘悦 徐杰 杜玲 何玉萍 刘雪锋 尹强 孟元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2021GG036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LHMS03008);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QN03047)。
人工培育生物结皮技术是荒漠化防治的一项新技术,优良藻种选育为构建人工生物结皮的关键。采集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蓝藻门、绿藻门的物种进行形态鉴定,采用计数法统计不同植被、不同季节生物结皮蓝藻和绿藻物种的丰富度及优势藻组成,运...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 生物结皮 优势藻 形态 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 
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强化湿地移栽植物的耐淹和固土特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432-441,共10页尹晓彤 郭盾 史维娟 黎斌 杨垒 蓝君 任勇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0169;52300216)。
淹水胁迫阻碍植物正常生长是制约现有湿地修复技术的突出瓶颈。根系形态的变化是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策略,为论证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移栽这一修复路线的可行性,通过比较3种根域限制强度(5、10、40 cm)育成的香蒲(Typha orientalis...
关键词:香蒲 淹水 异位培育 生理响应 根土复合体 根系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