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

作品数:3674被引量:13057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史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明代唐代勘误汉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刘晓侯旭东李学勤吴丽娱王子今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文史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代“中县道”“陇西县道”与郡县制演进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3期125-142,共18页邹水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牍秦汉边陲地区的郡县化研究”(20BZS027)的阶段性成果。
岳麓秦简律令中出现了“中县道”一词,范围东抵函谷关,东南至上雒、商县,北边与上郡接壤,西北以昭襄王长城为界,西边至襄武;其意为“中央直辖县道”,是与“郡县道”和“陇西县道”相区别的专用称谓。里耶秦简牍显示,统一后本区域正式定...
关键词:中县道 陇西县道 内史 属邦 陇西郡 
楚先祖季连年代辨析兼谈楚传说世系的形成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2期5-19,共15页蒋伟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秦文字字用综合研究”(21CYY019)阶段性成果。
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记载,楚传说世系自颛项经老童、祝融(黎)、季连(穴熊)至熊丽,中间并无“弗能纪其世”的缺环。季连为楚传说先祖,活动年代尚难深究,《楚世家》受《帝系》等文献影响将其定为五帝时代人物。季连、穴熊为一人,是春秋...
关键词:季连 楚世系 安大简 《楚居》 古史传说 
多语种史料中的成吉思汗御极叙事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张晓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蒙古开国史新诠”(21CZS021)的阶段性成果。
丙寅(1206)建号成吉思被普遍视为铁木真御极、蒙古帝国建立的标志。建号称汗所承载的铁木真开国御极的历史意义,似乎不容质疑。但实际上,蒙古开国史的讲述方式,在蒙元时代的多语种史料中不尽相同。讲述蒙古开国史,涉及如何赋予“事件”...
关键词:成吉思汗 御极 丙寅建号 
周初贤臣数字化群组称述探研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4期5-24,共20页陈颖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传播研究”(20&ZD3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与儒家早期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16&ZDA1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出土文献与西周政治研究”(23&BZS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初贤臣多有以“四”“八”“十”等数字进行群组性称述,本文系统梳理这些数字化群组,考辨其内涵及形成发展,探究其史实与思想,并揭示蕴含五行思想的“四”“八”等数字构建多人群组的方式与作用。疑南宫括作为“文王四友”之一、参与...
关键词:周初贤臣 文王四友 周有八士 乱臣十人 五行思想 
君权的弹性约束:明代“执奏”研究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4期167-183,共17页黄宇嘉 谢贵安 
“执奏”是明代的一种构成较为完备的政治实践,其含义即有司在接收皇帝诏旨后,暂不执行,并上奏表示质疑和反对。在明代,不仅“执奏”一词常见于政书、皇帝诏旨和臣下章奏中,六部、六科与内阁也会反复利用“执奏”遏制皇帝的独断专行。...
关键词:执奏 君权 弹性约束 
论唐宋国家治理“盗耕种”与私有土地产权及财政考虑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21-34,共14页陈明光 毛蕾 靳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17ZDA175)的阶段性成果。
唐朝首次从保护公私土地产权的角度,在法律文本中使用“盗耕种”作为法律术语,并制定专门的《盗耕种法》;宋朝继承并细化了唐朝的《盗耕种法》,新增《匿税法》等,司法具有纠查逃税的财政效果。唐五代和宋朝为了鼓励他人合法耕种大量存...
关键词:唐宋 盗耕种 私有土地产权 财政考虑 司法原则 
商末征■美方时间考——兼谈利用周祭祀谱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35-55,共21页孙亚冰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资助项目“明义士《殷虚卜辞》再整理”(G3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商末征■美方的时间,过去限于材料,一直未得到解决,2017年我们在天津博物馆发现一版甲骨,本文据其记载的周祭信息,利用周祭祀谱将征■美方的时间推定在帝乙十一祀十月至十二祀四月。征■美方时间的解决,使我们认识到,虽然目前学界还没...
关键词:■美方 黄类卜辞 帝乙 周祭祀谱 十祀征人方 
苏轼嘉祐二年省试名次辨正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138-154,共17页陈锴 
关于苏轼嘉祐二年省试的名次,后人有多种说法。通过考察苏轼本人及其他宋人的有关表述、嘉祐二年省试的考试内容和考校程序,可知他所获名次确为第二。今人误解苏轼省试名次的原因,在于对庆历至嘉祐年间贡举制度的变迁状况了解不深,从而...
关键词:苏轼 嘉祐二年 省试 说书举 至和贡举条制 
试论商代“大子”的含义及宗法内涵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2期44-57,共14页左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17ZDA222)的资助。
商代“大子”享有很高的家族地位,商代继统包含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现象,同辈之中长兄优先继位,此后诸弟由长及幼接任,但是权位最终要传回给长兄之子,诸弟之子被排除在外,传弟可视为传长兄之子的过渡。然而,在现实施行中长兄之子的...
关键词:大子 长兄 宗族长 宗法 
《编年记》与秦始皇过安陆之辨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李洪财 
通过文献用例、纪年形式、文字的使用习惯和表意、秦始皇行程路线分析等各方面对比分析,可确定《编年记》中的两处“今”都表示时间节点,是现在、此时的意思,与“今上”没有关系。“今元年”意思是说现在或此时为元年,并非尊称加年数,...
关键词:《编年记》 今元年 今过安陆 秦始皇二次东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