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学术》

作品数:1686被引量:185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东吴学术》
主办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年谱讲堂讲演散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陈众议刘锋杰张法史国强赵秀玲更多>>
发文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夫在诗外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5-8,F0002,F0003,共6页南帆 
我曾经多次言及随笔写作带来的快乐——超过了论文写作。供职于专业研究机构,论文写作属于日常事务。我屡屡不务正业,抛开论文逛到随笔的领地。我时常盘算着一件事情,哪一天厌倦了理论的高头讲章,退出江湖,随笔大约是一个寄托心情的所...
关键词:论文写作 专业研究机构 风行水上 随笔写作 高头讲章 自由表述 日常事务 
南帆“趣味”观与智趣叙事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9-17,共9页吴青科 袁勇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章学’传统与百年中国散文发展研究”(24&ZD236)阶段性成果。
“趣味”作为一种美学理念,为考察南帆散文提供了新维度。继文化智性、历史智性之后,趣味智性成为理解南帆散文智性特征以及现代派风格的又一重要概念。“趣味”在南帆散文的智性叙事中,成为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审美概念和叙述范式,体...
关键词:南帆散文 趣味 趣味智性 趣味叙事 趣味结构 
学者散文四图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孙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者散文回归,杨绛、季羡林、金克木、蓝英年一时灵思各表,中断多年的书写传统得以延续。或是个体经验咀嚼,或为人生哲学体悟,也有杂学杂识流露,以及历史的重写。学者散文中的个性精神与追问意识,拓展了审美空间,转识...
关键词:学者散文 杨绛 季羡林 金克木 蓝英年 
散文是一种“微虚构文学”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王彬彬 
散文能否虚构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对“虚构”做出自己的解释。其实,“虚构”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绝对意义上的“写实”是并不存在的。当人们叙说一件事时,有时是在有意识地进行虚构;有时则是有意无意间的虚...
关键词:散文 虚构 微虚构 
清代江南城市山林形貌与文人的自适感会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罗时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江南文人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16AZW009)阶段性成果。
人有对自然的天然向往,这是由于人具有野性这种先天的本真。换言之,野性作为疏世离尘之性,具有回归自然的深厚意味。近世在“城市”不断发展后,野性以“城市山林”为中介趋向避俗之境。“城市山林”是江南文人对天然环境的既视感,其内...
关键词:江南文人 本真野情 城市山林 自适感会 
清代辨字书的文本传衍与汉语文法的中日流通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龚宗杰 
教育部重大专项一般项目“文体与文章:写作理论的中国传统与话语体系”(2024JZDZ052)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应文学教育与科举考试之需,出现了多种注释虚字、辨析其用法的“辨字”类文献。清代王鸣昌《辩字诀》因具备贴合起承转合之行文法,而为唐彪《读书作文谱》等习文读本所吸收,并借助唐氏之书传入日本,成为明治日本文法书的重要材...
关键词:辨字书 汉语虚字 汉语文法 《读书作文谱》 《辩字诀》 
地方文艺趣味的呈示与强化——论《西樵野纪》对前代笔记的选辑意义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吴晗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教与风雅:明中期苏州文人笔记研究”(23FZWB042);2023年度《苏州全书》青年学术资助项目“明代苏州笔记与‘吴趣’研究”(SZQSQN202304)阶段性成果。
侯甸之《西樵野纪》是明中期吴中地区重要的志怪小说集。此书搜罗前代笔记小说中的奇谈怪论,并多有改订,且选辑及改订方式影响了后来笔记小说的编纂与创作。一方面,其所辑取的篇目,强化了尚奇意识,并在创作中承继是时苏州笔记小说中“...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艺趣味 《西樵野纪》 《志怪录》 笔记选辑 
语言文学作为国家精神主权被引量:1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陈众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原理研究”(22&ZD284)阶段性成果。
根据西方信守的帕累托定律,只要某政策符合百分之二十公民的利益,那么该政策便被认为是有效和正当的,其余百分之八十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资本主义世界屡试不爽的“二八定律”。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致力于奉行和发扬集体主义的...
关键词:语言文学 精神主权 二八定律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王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原理研究”(22&ZD28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23ZD03)阶段性成果。
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由人工智能来做,原有的人力之过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一些大学不惜裁撤一些学科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丧失竞争力,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显然与建设一个和...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人文 科学技术 人文学科 对立与共融 
人工智能文学的兴起及其对叙事学的挑战
《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尚必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原理研究”(22&ZD28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日渐兴起,人工智能开始深度介入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人工智能文学正在当代文坛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随之对当代文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与命题。就叙事学而言,人工智能文学挑...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学 叙事学 隐含作者 不可靠叙述 叙事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