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

作品数:891被引量:95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边疆考古研究》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考古研究考古学文化遗址边疆墓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陈全家朱泓王立新彭善国张全超更多>>
发文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273-285,共13页孙语泽 侯亮亮 张全超 
“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考古学研究(2020YFC1521607)”的资助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一支以彩陶为特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存在着紧密联系,并对周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马家窑文化早中期(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的社...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家畜饲养 人骨 研磨器 稳定同位素 粟作农业 甘青地区 
从中央到地方——固原隋唐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与丧葬礼制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92-206,共15页马伟 强玉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丝绸之路沿线所见金属下颌托组合覆面葬俗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XKG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资助编号:2023M732841)阶段性成果之一
唐代墓葬等级制度的健全是与丧葬法式的颁布息息相关的,因此,这些与丧葬有关的法令内容大多是针对违礼越制或厚葬之风而展开^([1])。众所周知,唐高宗时期唐代墓葬的等级制度已十分森严,多用于约束高级官吏,这是因为初唐时期的皇亲贵胄...
关键词:唐代墓葬 厚葬之风 社会经济发展 丧葬礼制 墓葬等级 盛唐时期 制敕 等级制度 
长白山天池祭祀遗存探考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262-272,共11页冯恩学 卢成敢 顾聆博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重大委托项目“长白山神庙遗址建筑复原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ZD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渤海早期王城与王室墓地研究”(22VGB001)资助
长白山天池畔女真文石碑已发现23年,最先由延边州文物管理所保管,现保存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内。石碑发现之后,周长庆在新华社刊发《长白山“女真祭台”文字碑发现记》的报道,陈景河在《吉林日报》发表回忆录和碑文考释^([1]),...
关键词:祭祀遗存 考古学界 长白山天池 女真文 文物管理所 碑文考释 批评指正 学术信息 
渤海早期王城考古新探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74-191,共18页彭善国 安文荣 苗诗钰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7VGB013)
渤海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按照史料文献的记载,唐玄宗天宝时期(742~756年)为显州,天宝末年徙至上京,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又一度迁至东京。这些记载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已经发掘的吉林和龙西古城^([1])、黑龙江宁安上京城^([2])、...
关键词:考古学界 发掘 敖东城 八连城 显州 考古材料 史料文献 唐德宗 
霸王朝山城价值的考古实证与人地视域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334-343,共10页王睿哲 唐淼 
吉林省社科基金高句丽、渤海问题研究专项“我国境内高句丽遗产展示体系研究”(22VGB002);“集安高句丽王都研究”(19VGH002);吉林省社科基金高句丽渤海研究项目“集安地区高句丽遗存的研究与保护”(2021G6)资助成果
霸王朝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村东北的高山之上(图一),相传早年村民为应对水患在此修“霸王桥”,后讹传为“霸王朝”,村名由此得来,山城即以村名命之^([1])。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吉林省各级文物考古单位先后对霸王朝山城开展...
关键词:霸王朝山城 考古发掘 考古调查与发掘 高句丽 实证材料 区域系统 吉林省集安市 文明进程 
再论成都出土的石刻阿育王像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46-157,共12页董华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新出土南朝造像的整理与综合研究”(18ZDA22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川邛崃龙兴寺遗址1947~1948年出土遗物整理研究”(22BKG022)的阶段性成果
瑞像是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在中古时期十分流行。一般认为这种造像由天竺传入,遵循固定的原型,并以“显示灵瑞”为最重要的特征。阿育王像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所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简称,文献记载很多,但实物资料历来少见。随着成都地区一...
关键词:瑞像 阿育王像 佛教文献 佛教造像 实物资料 中古时期 南北朝时期 石刻 
淅川和尚岭墓地年代新论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11-131,共21页滕铭予 
在河南淅川下寺^([1])、和尚岭和徐家岭^([2])三地发现的楚墓,因发现有多座高等级的青铜礼器墓以及丰富的有铭青铜器,引起学术界极大的关注,通常称之为“淅川楚墓”;同时由于三个墓地均出土了与“薳氏”家族成员相关的有铭铜器,因此淅...
关键词:墓主人 楚墓 下寺 徐家岭 青铜礼器 青铜器铭文 薳氏 春秋中期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的历史与现状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41-53,共13页陈醉 田广宁 朱永刚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址功能研究”(JJKH20220961SK);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哈民忙哈文化研究”(2023C135)的研究成果
西辽河流域,是指西辽河及其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等支流组成的水系区。该区域北抵霍林河、东达辽河干流、南临燕山北麓、西倚大兴安岭。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市、通辽市,以及辽宁...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考古学文化 平底器 聚落考古 夹砂陶 文化谱系 西辽河流域 西拉木伦河 
家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299-317,共19页王兴成 蔡大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动物DNA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21)资助
一、引言家养动物的起源、驯化与扩散和农业起源、古代贸易、文化交流等问题密切相关,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中国,家养动物常称家畜,马、牛、羊、猪、狗和鸡是家畜中最重要的六种,被称为“六畜”。六畜的名称来源已久,《周...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家养动物 《三字经》 农业起源 文化交流 古DNA 王应麟 名称来源 
长白山下赵国青铜兵器考略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02-110,共9页高畅键 
赵国本土远离东北长白山,却屡有赵国青铜兵器在长白山下出土,值得研究与重视。一、主要兵器兵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阳安君铍发现者郭洪云,是吉林省集安县阳岔乡高台村七队农民,1977年在自家园内挖菜窖时发现,由其子郭明君将此器物捐...
关键词:出土地点 青铜兵器 长白山 集安县 洪云 张雪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