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论坛》

作品数:959被引量:64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青藏高原论坛》
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藏族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民族地区中华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马成俊王刚蒲生华鄂崇荣阿贵更多>>
发文机构: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乡村治理理论探究民族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狄振生 狄凯生 
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碳中和目标下青海省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发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批准号:22ZCY043);青海民族大学2023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青海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践路径研究”(批准号:39D2023004)阶段性成果。
乡村治理综合了公共服务供给、社区参与、地方治理结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维度要素,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研究民族地区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以该理论为指导框架探究民族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时,发现推进过...
关键词:乡村治理理论 元治理思想 民族地区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青海中藏医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赵婷 
医院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全过程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目前,青海中藏医医院对科研档案管理十分重视,并逐步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科研档案归档混乱、缺失以及管理效率不高...
关键词:青海 中藏医医院 科研档案管理 
体育“解说”的行动者网络变迁与意义阐释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秦红雨 张世玮 
新型媒介技术的“媒介逻辑”影响体育解说呈现新的场景:新媒体平台加入转播行列,出现自媒体解说新模式。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看,解说员、运动员的人类行动者与转播技术、比赛规则等非人类行动者构建出一张流动的体育“解说”行动...
关键词:体育解说 行动者网络 媒介变迁 
当代文化视域下尖扎“五彩神箭”的传承与嬗变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78-83,共6页杨忠措 
“五彩神箭”是尖扎地区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本地的文化基础。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尖扎古老的民间射箭文化也面临不断嬗变,基于当代地方文化旅游热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宣传的需要,传统射箭活动着力打造为“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
关键词:当代文化 五彩神箭 文化内涵 传承 嬗变 
论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藏羌彝走廊”的实践及意义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王友富 徐清滢 
2024年度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专项项目“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促进‘藏羌彝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象研究”(批准号:ZQY2024ZX08)阶段性成果。
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途经“藏羌彝走廊”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使红军得以顺利行进,更促进了该区域内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为党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藏羌彝...
关键词:长征时期 党和红军 民族政策 藏羌彝民族走廊 
岷州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与明代的西北经略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张梦辉 李顺庆 
岷州作为西北多民族杂居的重要地区,从明代开始,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组织形式的寺院在这一地区的藏族部落社会中发展兴盛。明廷从稳定和整合边地社会的目的出发,积极调整施政方针和管理模式,着力扶持深植于岷州社会的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来...
关键词:明代 岷州 家族性藏传佛教 寺院 西北经略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的边疆边区边地:历史向度与时代意义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1-6,共6页陈文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ZD212);2023年“贵州省青年学术先锋建设资助”委托课题“贵州三线建设促进民族交融互嵌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ZSLLXKT—WTKT—2023—09)阶段性成果。
边疆边区边地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区。鉴于当前的国内情形与国际形势,这项工作更显得愈加紧迫。边疆边区边地既有着从“异域”到“旧疆”、从“分离”到“整合”、从“间接治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边疆边区边地 历史向度 时代意义 
青海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7-13,共7页包宝海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青海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批准号:2022QSK008);2023年度西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西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建构与开发利用研究”;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藏高原社会治理研究团队”阶段性成果。
青海具有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资源,如西宁市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以及相关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档案、红色歌曲戏曲、红色故事绘画、红色文学经典等。通过对青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寻青...
关键词:青海红色文化 开发利用 对策 
道路人类学视角下洮商的生计发展及其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耿宇瀚 
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引才专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22NXRCB09)阶段性成果。
青藏高原与内地之间的贸易路网和通道在地域间经济交往、社会互动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一贸易路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洮商则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洮商的生计模式伴随着经济社会与贸易之路的发展而变迁,其形成于传统社会时期的...
关键词:洮商 路学 族际互动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杂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嵌模式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清平彝族乡为例
《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20-26,共7页张菁 廖艳 
2024年度四川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调研项目“民族杂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嵌模式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清平彝族乡为例”(批准号:DY2024151);2024年宜宾市党校系统教学案例“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彝汉共建美好家园——以屏山清平彝族乡为例”(批准号:TC2024027)阶段性成果。
互嵌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强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嵌入、相互融合,以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通过居住互嵌、经济互嵌、文化互嵌、社会互嵌等多种形式的互嵌,打破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界限,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铸牢中华民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 互嵌 民族关系 社会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