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社会科学》

作品数:349被引量:4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法律和社会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编辑手记法律经济学法律法院法律人类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陈柏峰艾佳慧尤陈俊侯猛缪因知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编辑手记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359-361,共3页王启梁 
2021年,侯猛、尤陈俊、王伟臣三位老师与我共同商议出版一辑“法律人类学在中国”专号。由于稿源充足,我们决定分成“田野”和“学说”两辑专号出版,本辑是“法律人类学在中国”田野专号。“田野”其实指向的是如何生产理论,而我们需要...
关键词:法律人类学 编辑手记 田野 出版 
仪式的幻觉:明清时期州县官员的城隍司法实践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329-358,共30页雷博慧 
城隍司法是记录于明清司法文献中的一种破案方式,即官员在侦查案情、审讯犯人、抓捕案犯、验尸决囚等司法过程中引入道教神祇“城隍神”的现象。城隍司法是在政权的制度结构与已有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运行的,即以“官祀神”制度与“果报...
关键词:城隍神 司法 仪式 功能 
域外法律人类学“田野”的扩展(2000—2020)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47,共47页黄瑞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族学本体论转向下的中国视角及实践研究”(编号:2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西方法律人类学被我国学者积极引介、传播,并在我国学术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且重要的贡献,如今法律人类学已成为我国法律与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2000—2020年,西方法律人类学的“田野”有了较大扩展。全球化、社会...
关键词:全球化 现代社会 社会治理 法律系统 
法官如何平衡制定法与风俗习惯的冲突——以彩礼纠纷为中心的扎根理论研究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97-327,共31页张海 陈爱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民事习惯与乡村治理的经验与模式研究”(18BFX01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愈疗型司法理念在家事审判中的适用”(KYCX21_1224)阶段性成果
对基层法官访谈、审判观念等语料及判决文书的程序化扎根理论实证研究发现,理解彩礼返还问题应该分“两阶段三步骤”走:在彩礼“还不还”阶段,风俗习惯在适用位阶上劣后于《民法典》“无过错彩礼返还规则”的强制性规范,自由裁量在该阶...
关键词:彩礼返还 程序化扎根理论 制定法 风俗习惯 平衡 
依势调解:离婚纠纷调解的一个解释框架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63-295,共33页乔慧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3106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离婚纠纷的审理过程中,调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有研究多从法官如何选择调解策略、施展调解技艺的视角思考调解如何能够成功,对纠纷本身、原被告的互动如何影响甚至塑造法官调解行为的关注度不够。本文认为,调解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
关键词:离婚纠纷 依势调解 纠纷情势 法官角色 
规范互动: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与机制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39-261,共23页童孟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村规民约实施中的社会诚信机制研究”(编号:22YJC820044)的阶段性成果
人生重大节点时的宴请庆祝是村庄的社会风俗,背后有一套礼仪和规范作支撑。随着村庄社会结构的变动,村庄内的仪式性人情宴请激增,人情规范也逐渐演化为无效率状态,村民苦不堪言又无力打破。本文考察鄂西南响村的移风易俗实践,发现通过...
关键词:村规民约 移风易俗 村庄秩序 国家权力 
拯救老屋:文化遗产权保护的田野叙事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13-237,共25页张雅东 
政法传统治理模式下,对文化遗产权的保护体现出自上而下的国家导向性。在具体的法律治理结构中,社会组织起到了传导权力和调配资源的重要作用。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并与传统中国的家族治理模式相互配合,在平等法...
关键词:乡村治理 政法传统 社会组织 私有文物建筑 
潮汕文化背景下的土地执法考察——基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个案分析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75-212,共38页穆红琴 许展衔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潮汕地区某执法大队在土地执法过程中的个案进行微观的观察分析,认为在现实的土地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现象较多和种种执法消耗的因素。特别在独特的潮汕文化背景下,宪法所规定的现代法律意识、行政法所要求的执法价值...
关键词:潮汕文化 土地执法 情理法 程序正义 
“边界化”与“去边界化”: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下围栏的兴起与转型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51-174,共24页琪若娜 
边界是两个或多个空间的过渡区域,汇集着多种利益。学界普遍认为,产权模糊和残缺是造成草原退化的核心原因。清晰的边界可以清楚界定利益、提供清晰的行动规则、预防和减少越界行为;而模糊的边界则会造成利益交叠和纷争,往往导致冲突加...
关键词: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围栏 边界 纠纷 
权利分置的理论与中国土地制度的演进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15-149,共35页乔仕彤 
本文认为中国过去四十年土地改革的实践契合了权利束的产权观,而非将地权作为对物权。尽管学者就土地所有权争论不休,但中国土地政策的制定者对土地制度变革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在原有的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框架内实质性地重新安...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 对物权 权利分置 土地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