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作品数:106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媒介赋权传播学国家形象话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师曾志胡泳王秀丽祝帅王迪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城乡到终端:数字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研究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151-168,共18页胡泳 朱政德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全国推行以来,以云计算、网络管路、智能终端为主的数字技术不断普及、迭代并与社会环境缔结多元关系,由此衍生了渐趋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该过程伴随的老龄少子走势加剧,迫使数字基础设施转向适老化。本文梳理...
关键词:数字基础设施 适老化 智慧养老 数字包容 
跨域主义视域下的数字华流:国际传播的认识论转向和实践创新路径被引量:3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41-59,共19页史安斌 郑恩 
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倡导的解释人类学取向为国际传播研究的“跨域主义”认识论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重新定义了全球一地方的动态关系。为检验这一关系,本文借用“跨域主义”作为理论框架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以TikTok和《原神》为代表的...
关键词:解释人类学 跨域主义 国际传播 全球化 数字华流 
虚实共生 真实、创造与传播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322-322,共1页
数智时代,新闻与传播学研究须更好地应和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形式不断迭变,技术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愈来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与谈话中。新闻与传播学在其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探索中、在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形象建构的紧迫性中、在...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 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 虚实共生 人类命运 新闻与传播学 思想价值观 形象建构 
媒介使用行为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244-263,共20页罗龙翔 王秀丽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N=3783),本文旨在从微观与宏观视角厘清媒介使用行为与国民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传统媒体使用、新兴媒体使用、社会信任感知、社会公平感知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第二,...
关键词:媒介信息行为 主观幸福感 社会心态 社会交往 
论平台权力的来源——一种转向“基础设施”的媒介政治社会学路径被引量:1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128-147,共20页刘金河 
北京大学数字与人文专项课题“面向数字文明的媒介治理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阶段性成果
平台权力的崛起带来诸多社会挑战,也给传播学提出了新课题。针对平台权力的来源,在传统的以“权力来源于传播”为核心观点的传播学既有理论之外,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向“基础设施”的媒介政治社会学解释路径,指出了基于基础设施(infrastruc...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 平台权力 基础设施 媒介化 政治社会学 
“无价”之“价”:当代青年摄影师互勉交换的价值评判标准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226-243,共18页王迪 苏方 
202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平台经济发展与灵活就业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2SRA003)成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互勉”为代表的强调免费互惠、去市场化、去关系化的社会交换模式,这种模式无法被现有交换理论和“价值一价格”研究充分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当代青年摄影师的互勉“约拍”行为来探究这种新型社会交换...
关键词:价值 社会交换 互勉 青年 
移动终端屏幕方向对短视频分享意愿的影响——心流体验视角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105-127,共23页姚琦 于怡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消费者对AI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信用—体验’服务差异视角”(项目批准号:72172021)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竖屏“春晚”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移动终端屏幕方向对短视频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发现:与横屏短视频相比,观众更愿意分享竖屏短视频(实验1),心流体验中介了屏幕方向对短视频...
关键词:竖屏视频 心流体验 SOR理论 媒介可供性 分享意愿 
思想的“后手”:重温西学东渐的启示被引量:1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207-225,共19页段永朝 
数字时代智能科技的大量算法中蕴含丰富的现代数学思想。本土科技创新的不足或与数学思想处于“后手”状态有关。本文以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为事例,简要分析明末清初之后中国数学思想与西方数学思想产生巨大差异的根源,指...
关键词:数学思想 西学东渐 中国古算 几何化 
追求平等——对智能传播时代算法公共性重构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周敏 赵秀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圈群生态视阈下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BXW04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3年ChatGPT的火爆问世加速了智能传播时代的进展,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之一——算法的“黑箱”属性引发的技术发展和社会平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热议。本文从哈贝马斯2021年最新文章中提出的公共领域形成前提——“活跃市民社会”...
关键词:公共领域 行动者网络理论 智能传播 算法偏见 
算法规训与“弱者的武器”:算法时代人的自主性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169-188,共20页马爱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美国和欧盟2020—2023年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3M730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算法在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广泛铺开,算法对公民的规训作用无孔不入,对公民的自主性形成巨大挑战。本文从詹姆斯·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理论入手,探讨算法时代算法和公民规训—反规训的力量博弈。本研究认为,算法对公民的规训有间接...
关键词:算法规训 弱者的武器 同化 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