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作品数:5226被引量:301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现代物理知识》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学物理学家物理学史物理教学科学家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作者:杨信男宋峰程民治厉光烈李良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华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科学装置巡礼: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超导体在电力输送与储能领域的应用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3-10,共8页伍岳 肖立业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高效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分散性、地理上不可平移性等特点,其大规模并网将会对电网的...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电力输送 新型电力 储能技术 波动性 化石能源 直流输电技术 气候变化 
实用化超导线带材简介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陈震宇 张胜楠 
自1911年发现超导电性以来,新型超导材料探索、超导机理研究以及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等,成为了超导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并在百余年的进程中,逐渐发展成超导物理、超导材料、超导电工、超导电子等学科。其中,超导材料...
关键词:超导物理 超导电性 超导材料 超导电子 超导机理 超导应用 技术开发 超导线带材 
高温超导块材制备技术和应用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杨芃焘 杨万民 
“超导”一词这几年可谓是赚足了风头,尤其是每次出现“发现室温超导材料”这样的大新闻时,媒体上都会充满对超导材料的讨论。虽然大家都期待发现室温超导材料,为人类带来新的工业革命,但事与愿违,实际应用超导材料的工作温度往往远低...
关键词:高温超导块材 超导材料 超导性能 低温环境 应用超导 实验室 制备技术 工业革命 
太赫兹超导探测器与宇宙探测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缪巍 任远 张文 李婧 史生才 
近年来,太赫兹天文学备受关注,已成为现代天文学中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太赫兹波段为科学家提供了全新而激动人心的探索宇宙的途径,开启了我们对宇宙更深层次的认知。首先,太赫兹波段(0.1~10 THz)携带了除宇宙微波背...
关键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观测手段 前沿科学问题 星系形成与演化 太赫兹 黑体辐射 行星形成 现代天文学 
可拉伸、可回收的柔性新材料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39-39,共1页高凌云(编译)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3D打印技术,可生产定制版的兼具伸缩性和柔韧性的软塑料,而且还能回收利用,成本效益显著——这些优势在市售材料中颇为罕见。研究人员认为,该技术在柔性机器人、医疗设备、假肢、轻型头盔、定制...
关键词:柔性机器人 团队开发 医疗设备 伸缩性 回收利用 可拉伸 
毫秒脉冲星40年回望:中子星磁场的奥秘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张承民 王德华 周云刚 
国家自然科学天文联合基金项目(U1938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63001,12463007);贵州师范大学学术新苗基金项目(黔师新苗[2022]05)。
自1967年乔瑟琳·贝尔首次发现脉冲星(转动中子星)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天文学家探测到脉冲星的数目超过4000颗;其中我国自主建设的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
关键词:毫秒脉冲星 中子星 现代物理学 物质状态 引力波 引力场 中微子 宇宙线 
重子CP破坏:反物质消失疑难之钥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沈胤发 秦溱 
一、反物质都消失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反物质?普通物质由基本粒子(以下简称为粒子)组成,而反物质是由基本反粒子(以下简称为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反粒子与粒子的质量相同,但电荷相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带负电荷的电子e^(-)的反...
关键词:反物质 反粒子 CP破坏 基本粒子 正电子 湮灭 重子 原子弹 
可控核聚变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李建刚 
一、聚变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在探索宇宙奥秘与解决能源危机的双重驱动下,人类将目光投向了核聚变——这一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作为自然界中恒星发光发热的基本原理,其能量释放巨大且几乎无放射性废物产生,理...
关键词:能源危机 能量释放 能源解决方案 放射性废物 可控核聚变 科学技术 自然现象 双重驱动 
国际空间站(ISS)的轨道衰减动力学研究——23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第一题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徐睿 宋峰 
地球表面有大气压的作用,有重力的作用。人类要走出地球,进入太空,就需要了解几乎没有大气、没有重力的太空环境。在地球外面适当的位置处建立空间站来开展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掌握微重力和大气环境下的科学规律。
关键词:地球表面 国际空间站 太空环境 衰减动力学 微重力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大气环境 大气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