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

作品数:1304被引量:7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民艺》
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最新期次:2023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民间美术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艺美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乔晓光张西昌陈剑徐艺乙滕晓铂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
《民艺》2023年第6期2-2,共1页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以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为宗旨,以当代视野关注民间工艺,通过科学记录、活态研习、系统研究等手段,实现对全国民间工艺百态的学术记录,集结不同地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色,力...
关键词:民间工艺 民族民间文化 国家社科基金 委托项目 工艺集成 档案库 立体化 当代视野 
民协动态
《民艺》2023年第6期157-160,共4页刘勍(辑录) 
在“西湘记”对话传统工艺2023年11月,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钱塘江到‘西厢记'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新机遇”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对话环节,白岩松分别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王...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技术专家 国家科学院院士 王玉明 白岩松 风正一帆悬 潘鲁生 文明之光 
俄罗斯桦树皮制品的类型、纹饰及传承反思
《民艺》2023年第6期149-156,共8页苏梓怡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民间美术的美育资源转化方法与实践》阶段成果,项目编号:L2023Q04190245
桦树皮制品在俄罗斯境内的使用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主要使用族群为满—通古斯语族民众。满—通古斯语族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桦树皮制品的器型、结构及装饰纹样,主要器型有双层带盖圆筒、篮子、包囊等,...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艺术 满—通古斯语族 桦树皮 鄂伦春族 非遗传承 
文明互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创新——以周毅团队的“中式翻糖”实践为例
《民艺》2023年第6期132-136,共5页张淑燕 袁书剑 张涵襄 
对非遗最好的保护是活态传承,而活态传承需要路径创新。本文着眼于周毅团队探索面塑非遗传承的实践,立足文明互鉴视角,深入解析了其如何通过文化融合激活非遗技艺,并实现活态传承的成功经验:挖掘具有相通性的、可嫁接的异质文化载体是...
关键词:非遗保护 活态传承 文明互鉴 文化融合 路径创新 
山东民间传统草、柳、藤、竹编工艺当代创新性转型设计研究
《民艺》2023年第6期126-131,共6页王斌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ZD08;2018年度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山东民间传统草、柳、藤、竹编工艺当代创新性转型设计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8RA279;山东省2020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2020160
文章是基于国家战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这一背景提出的思考和探索。经过对山东范围草、柳、藤、竹编工艺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从传统编织工艺的现代性与审美价值两个方面分析探讨创新转型设计开展的可能性,通过创作实践,...
关键词:传统工艺 编织 天然纤维材料 创新 转型设计 
剪纸的疗愈功能探究——以卢阿婆为例
《民艺》2023年第6期120-125,共6页张红红 
剪纸作为我国特殊的民俗文化载体在我国各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距今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其地域传播之广泛、历史之久远,不仅仅是因为它自古以来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更因为剪纸是民间最容易获得的用来表达意愿、抒...
关键词:卢阿婆 剪纸 疗愈 
榴开见子——民艺中的童子化生
《民艺》2023年第6期116-119,共4页王博扬 
“石榴”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属于“一级符号”,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符图之一。人类的类比思维对石榴多籽的生物特征进行符号化,石榴则成为“多子多福”的首要象征物。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石榴”多见于“生育”“亲子”主题的剪纸、刺...
关键词:石榴 抓髻娃娃 生育 类比 
传统工艺传承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日照鱼灯笼工艺发展现状的考察
《民艺》2023年第6期110-115,共6页程博灏 
日照鱼灯笼是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为元宵节而制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品。在社会变迁中,鱼灯笼的照明功能早已淡化,但其祈福禳灾的礼俗功能仍以活态文化的形式得以存续至今,寄托着人们对于吉祥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随着非...
关键词:日照鱼灯笼 工艺流程 礼俗功用 创新路径 
昆明瓦猫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民艺》2023年第6期106-109,共4页薛晓西 李凌 
瓦猫,是我国独特的屋脊兽之一,因其与瓦片相连接且形似家猫而得名。昆明瓦猫以龙泉瓦猫和呈贡瓦猫为代表,龙泉瓦猫形象逼真,而呈贡瓦猫的头部、身部造型较为夸张。通过对此两种瓦猫的艺术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值得对比研究,为其传承和...
关键词:昆明瓦猫 造型特征 文化内涵 
从门户壁垒到学术大同——话说人类学介入与美术学基础转移
《民艺》2023年第6期67-75,共9页王宁宇 
一、中国美术学学科结构现况美术在中国是现代才出现的名词,而“美术学”名称的出现时间更为晚近。(1)19世纪后期以来,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为中国提出了一连串的新问题。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学术上的新范畴、新材料、新方法与新观念不断...
关键词:美术史论 美术创作 美术历史 美术学 美术教育 革新运动 现代学科 学科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