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研究》

作品数:210被引量:9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中东研究》
主办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约稿启事文明交往古埃及学术创新学术争鸣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赵克仁杨富学车效梅袁指挥吴彦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埃及古王国末期的旱灾及其应对——以古埃及地方官员为视角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147-160,381,共15页赵艺 
学界多将发生在埃及古王国末期的一次严重旱灾所造成的影响与古王国的没落和王权的崩溃相联系,认为无法应对旱灾是古王国没落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通过重新对旱灾所发生的具体时间的梳理,可以发现旱灾并非导致古王国衰落...
关键词:埃及 古王国时期 旱灾 诺姆长 
自然中心与生态平衡——古埃及与希伯来文明生态历史观比较研究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234-263,383-384,共32页赵克仁 马月兰 
古埃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同属中东古代文明,为人类历史的演进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在生态历史观上,双方却有区别。在生态历史发展观上,希伯来人的迁徙持续型发展观比埃及的依赖型发展观进步;在生态历史价值观上,虽然双方都呈现“等级层...
关键词:希伯来文明 古埃及文明 生态历史观 中东 
“附庸”与“行省”:亚述帝国前期对叙利亚地区统治政策探析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101-116,379-380,共18页刘昌玉 徐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元前2-1千纪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济契约的整理与研究”(20&ZD23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古叙利亚文明史研究”(19JZD04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早期两河流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3JZD040)资助
叙利亚地区被称为“中东的十字路口”,其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还是亚述从公元前10世纪末开始复兴后的主要扩张方向之一。亚述帝国前期对叙利亚的统治倾向于采用附属国的方式,即利用政治联姻、更换当地国王、军事威胁等手段进...
关键词:亚述帝国 叙利亚地区 附属国 行省 
论胡里人与古代西亚的技术革新及其历史意义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1-31,377,共32页袁指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王国时期埃及对叙巴地区的治理研究”(23YJA770014)资助
胡里人在古代西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力发展中曾经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靠近金属产地,他们较早掌握了冶炼技术,并在本地区金属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胡里人很早就使用马匹,并在欧亚草原与西亚的马匹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胡里人 金属冶炼 驯养马匹 战车 玻璃 
巴勒斯坦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330-354,386,共26页陈天社 梅硕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东非政府组织研究”(20BSS035);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新编中东国家通史(多卷本)”(LSYZD21021);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埃及研究中心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巴勒斯坦的代表性外国非政府组织有伊斯兰救济巴勒斯坦组织、阿曼巴勒斯坦、挪威教会援助、国际救济与发展组织等,主要活动领域为慈善与救济、医疗卫生、教育与人权。外国非政府组织在巴勒斯坦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动机:一是人道主义援助...
关键词:巴勒斯坦 外国非政府组织 人道主义援助 
何谓真理?——伊朗政治学理论背后的“科学问题”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311-329,385,共20页秦政 王宇洁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的伊斯兰与现代性研究”(20JJD730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伊朗应对美国制裁的反制战略研究”(22CGJ020)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伊朗政治始终存在所谓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双方不仅在大政方针上针锋相对,更在政治理论和思想基础上有着根本不同。1985年,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在伊朗引发了激烈持久的论战。由于波普尔的政治理论建立在其科学哲学观点之...
关键词:科学 真理 波普尔 教法学家统治 
塔哈塔维与近现代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起源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264-287,384,共25页孔妍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研究”(21CSS031);2023年度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科研团队资助项目“比较视野下的20世纪历史主义理论研究”(2023-QNTD-08);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郑州大学埃及研究中心建设阶段性成果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他的代表作...
关键词:塔哈塔维 民族主义史学 历史文本 埃及史学史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新旧历史学家”争论及其影响——以犹太复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为中心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288-310,384-385,共25页柏悦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专项“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新兰克学派史学家群体研究”(20CSS00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学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批判性的“新历史学家”,他们对官方史学文本进行了解构,更有甚者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是殖民主义的变体,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充斥着对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剥削和迫害。面对新历史学家对现存叙述...
关键词:新历史学家 犹太复国主义 殖民主义 史学争论 
帖木儿王朝时期的丝绸贸易与亚兹德城的兴衰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214-233,382-383,共22页杨晨颖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多卷本)”(18ZDA213)的阶段性成果
帖木儿王朝时期,陆路商道横贯欧亚大陆,复兴了先前因伊利汗国解体而中断的丝绸贸易,为丝路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位于伊朗高原内陆的亚兹德通过积极经营丝绸贸易,成为伊朗国内外举足轻重的丝绸贸易中心。帖木儿时期亚兹德稳定的政...
关键词:亚兹德 城市史 丝绸之路 丝绸贸易 帖木儿王朝 
里海之路与9~10世纪打耳班城市的兴衰
《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188-213,382,共27页张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多卷本)”(18ZDA213)系列成果
打耳班是古代晚期到中世纪前期里海—高加索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8世纪中叶的丝路交通变迁促使可萨汗国和阿拔斯王朝同时非常繁荣,里海之路成为草原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的连接支线,并促使打耳班开始从要塞向城市转型。罗斯商业网络的扩...
关键词:打耳班 里海之路 区域贸易 东高加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