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博》

作品数:488被引量:1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广州文博》
主办单位: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馆文物考古岭南南越国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吴建新陈泽泓张荣芳姜伯勤章文钦更多>>
发文机构:中山大学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人民政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需要一场以文化遗产自觉为核心的中国式文艺复兴——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课题结题与文集编后记感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238-248,共11页曹兵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研究”系列文集共三本,分别是《他山之石——国际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国观察——中国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析情探路——中国文物事业改革与发展》,本文为编者对符合国情的文物保...
关键词:文艺复兴 理论与实践 编后记 中国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符合国情 文物事业 改革与发展 
从“南海Ⅰ号”发现的铁器——沉船所见铁器资料制品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208-237,共30页 施梵(译) 
“铁”作为中国宋元时期南海贸易的商品,根据近年中国和东南亚的沉船调查,在沉船搭载的货物中发现了铁棒和铁器。日本中世的棒状铁素材作为用于流通、保存的铁原料,其来源可以能包括进口的铁原料。南宋沉船南海Ⅰ号、华光礁一号所发现...
关键词:南海贸易 日本中世 铁器 沉船 南海Ⅰ号 华光礁 宋元时期 东南亚 
高楼风雨感斯文——新见李沧萍信函考释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86-207,共22页程存洁 
李沧萍教授是民国著名学者黄节、朱希祖的学生,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笔者在整理馆藏文物时,新发现李沧萍书信14封及信封11个。这批信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对这批信函及信封进行考证,不仅明确了...
关键词:岭南大学 馆藏文物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院教授 朱希祖 黄节 国立中山大学 书写时间 
民国广州金银器皿业发展初探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刘斌 
金银器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业门类,广州制作金银器的历史悠久,考古出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金银器可以看作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清代康熙开海禁和乾隆二十二年(1 757年)对西洋“一口通商”政策,使广州的经济迅速发展,商贸的繁荣特别是对外...
关键词:清代康熙 销售对象 南越国 金银器 经营范围 对外贸易 一口通商 民国文献 
论16至19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外销瓷的金属装饰与功能重塑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47-176,共30页帅倩 
欧洲人对中国外销瓷器的金属镶嵌,不仅让瓷器在外形上拥有了新的面貌,也被赋予了新的功用与意义。本文以中、德、英、美部分博物馆藏被金属镶嵌的中国外销瓷器为中心,重点探讨16至19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外销瓷金属镶嵌的方式及中国外销瓷...
关键词:荷兰东印度公司 中国外销瓷 博物馆藏 新航路开辟 审美意趣 转口贸易 海禁 十字军 
东莞出土明代御史罗亨信墓志铭考略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33-146,共14页陈鸿钧 
明代广府东莞罗亨信为一方历史文化名人,《明史》有载,肆坊有传,近年于东莞考古发掘的罗亨信家族三方墓圹志铭,对研究罗亨信其人其事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本文即在辑释三方罗氏家族墓志的基础上,同时根据有关史籍对罗亨信出使安南、...
关键词:《明史》 考古发掘 历史文化名人 家族墓志 圹志 墓志铭 其人其事 明代 
浅谈“南海Ⅰ号”陶瓷整理研究中的困境与对策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17-132,共16页肖达顺 
“南海Ⅰ号”成功被整体打捞并拖入“水晶宫”博物馆后又启动全面保护发掘,至今提取文物达18万件。其中陶瓷器数量最巨大,而且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窑口,器型复杂多样,作不同商家船货时又有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捆扎装载。在现场保护发掘进入...
关键词:发掘 出土遗物 南海Ⅰ号 陶瓷器 现场保护 整体打捞 现代测绘 沉船 
张雄妻麴氏墓志铭跋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朱雷 田苏华 
本文结合诸史传记载,对新疆出土张雄妻麴氏墓志铭中提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唐伐高昌时所举麴文泰的诸种罪状,大多可明确断定是发生在贞观七年之后,亦即在张雄死后。因此,此前高昌与唐之间的关系应属正常的藩属关系,张雄虽或已有...
关键词:墓志铭 藩属关系 麴文泰 高昌 新疆出土 
南头古城南门外西南部壕沟的年代及其功用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75-105,共31页李海荣 
深圳南头古城南门外西南部发现的曲尺形壕沟,一说是三国吴司盐都尉垒的护壕,一说是东晋东官郡治的护壕。但是,无论从考古资料还是从史籍记载的角度看,上两说都有难以解释的疑点。本文认为,壕沟修造于明代,其功能主要是为了辅助护城河以...
关键词:司盐都尉 东官郡 迁界 清代初期 壕沟 复界 考古学 南头古城 
关于本土“吸杯”的文化进程
《广州文博》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徐旻 
我国中原传统中本无吸饮。自《酉阳杂俎》郑公悫以莲叶为杯,刺莲茎为管,创造了一种趣意饮酒方式;唐代“黑石号”沉船中出水的吸杯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陶瓷吸杯,巧妙地与郑公之典相对。此后,文人巧匠的抒情与创造,使本土文人化吸杯...
关键词:《酉阳杂俎》 饮酒方式 道德风尚 “黑石号”沉船 文人化 吸杯 荷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