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6175被引量:17455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小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瞿秋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燕国材徐时仪杨剑龙邵雍陈伟更多>>
发文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尔特米多鲁斯《释梦》中的罗马帝国等级和空间秩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2-35,共14页吕厚量 
作为希腊罗马世界解梦手册中流传至今的孤本,阿尔特米多鲁斯的《释梦》保留了关于罗马帝国盛期小亚细亚西部地区社会生活的丰富材料。在《释梦》由梦境素材拼接而成的世界中,希腊与埃及神祇掌管着人间与下界的秩序;地方权贵把持着财富...
关键词:罗马帝国 小亚细亚 希腊文化 阿尔特米多鲁斯 释梦 
系统集成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方法论的理论阐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陈胜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23AZD0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原则的学理化阐释”(2024VQH006)。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
关键词:系统集成 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一致性 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及精神凝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徐蓉 纪庆省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研究”(2024JZDZ020);2022年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2022152008)。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及精神凝聚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思想前提。从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出发,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建设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唯物史观意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周泉 刘同舫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明意蕴及其世界意义研究”(24CKS03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课题“马克思悲喜剧叙事的历史哲学研究”(2024EZX001)。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
关键词:制度建设 社会结构 历史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数字化平台劳动关系建构的逻辑与进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0-70,共11页王艳梅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公司法》实际控制人责任的规制范式研究”(24SFB2017)。
数字化平台用工模式所展现的契约虚拟化、时间灵活化以及雇佣关系多重化,与传统模式中处于固定场所的劳资双方通过合同管理维系的长期、稳定的隶属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新模式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关系判定理论体系造成了冲击。以人身从属...
关键词:数字经济 平台用工 劳动关系 要素式认定 人身从属性 信息从属性 
元宇宙金融:全新场景与风险监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84,共14页沈伟 
元宇宙意指通过技术建构的“超越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兼具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重特性。随着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应用,科技企业、金融科技企业以及新兴银行、传统金融企业均纷纷展开对基于元宇宙的金融体系、金...
关键词:元宇宙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数据安全 个人隐私 金融诈骗 不正当竞争 
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主体性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简圣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20BZX131)。
按照文艺学的基本逻辑,只有具备主体性的“作者”才能开展“创作”活动,故而主体性问题成为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创作需要探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从逻辑上看,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其涉及的步骤在信息技术层面都可被还原为可识别、可...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主体性 协创性 视域互借 非人类创作者 
游戏主体的三重面相——从经济人到数字人,再到政治人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姜宇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勒兹与加塔利生命诗学研究”(21BWW012)。
游戏主体具有不同的身份和面相,而从经济人到数字人,再到政治人,是一条值得深思的演变线索。游戏玩家的经济人身份,及其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体系之中的重要地位,已然在《帝国》及深受其影响的《帝国游戏》这样的著作之中得到了深入全面...
关键词:帝国 新自由主义 电子游戏 数字主体 动物性 否定性 
彼得·马修森《雪豹》中的佛禅生态智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孙宜学 蔡燕华 
美国当代生态作家彼得·马修森接受了东方佛禅的影响,其创作的《雪豹》超越了传统自然文学,是一部极具佛禅意味的生态文学作品。“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使其获得“梵人合一”的体悟。刹那永恒的时间观使他祛除了生死焦虑而关注当下。...
关键词:彼得·马修森 雪豹 生态文学 佛禅智慧 
人工智能的实诚性难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颜青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哲学人类学核心主题的分析性论证”(23BZX119)。
图灵测试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是,测试者对机器与人的“不可区分”性判定需要诉诸直觉,这将不能避免任意性。分析图灵后来改进的经验判据,测试者的直觉应当包含了“人具有人格实诚性”的预设。有趣的是,这一预设的基础也包含在塞尔汉...
关键词:ChatGPT 图灵测试 实诚性难题 深度汉字屋 语形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