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作品数:90被引量:31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玉珊潘郁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海外华文文学新移民文学访谈录文学新移民更多>>
发文期刊:《华文文学》《文艺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钢铁意志》:共和国工业精神的寻唤、重塑与意义再生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22年第11期14-17,F0004,共5页白杨 穆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传记中的集体记忆与民族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20AZW017)的研究成果。
2022年9月30日,由宁海强导演,刘烨、林永健、韩雪等人领衔主演的工业题材影片《钢铁意志》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影片,讲述了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摇篮”“共和国长子”的鞍钢在解放初期恢复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和...
关键词:刘烨 领衔主演 钢铁意志 抗美援朝 解放初期 光辉历史 
“唤醒”文本中的历史:张松建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被引量:2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传记中的集体记忆与民族叙事”(项目号:20AZW017)的阶段性成果。
"70后"学者张松建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并形成了具有历史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学术风格。他擅长从文化、政治、审美等层面切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论,多侧面地展示内蕴在语言文字中的历史感受与知识者的文化抗争意识,他的研究...
关键词:张松建 海外华文文学 历史意识 文化交流 
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被引量: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9,共9页颜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暨史料整理”(批准号:13CZW080)
因历史经验、社会制度、区位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区域间的华文文学流播具有跨语境性。对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过程和经验的清理,将敞开文学汇流过程的诸多问题和规律,有利于在世界性视野中重建华文文学...
关键词:华文文学 跨语境传播 
新居残缺与故土召唤——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被引量:5
《东南学术》2019年第2期215-225,共11页池雷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留英美中国人英语文学与‘东学西渐’"(项目编号:17CZW053)
拥有"双重经验"的新移民作家,将"新居残缺—故土召唤"的"双向结构"隐匿于小说创作中。在面对面的新居体验之中,新移民开始逐渐在种种"残缺"之中洞察"西方"的真相,但同时这种"新居残缺"又蕴藏着"故土召唤",令新移民在聆听中重构"归境"。...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加拿大 差异 离散 
文学表征与族群想象——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华裔”形象被引量: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9-28,共10页池雷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留英美中国人英语文学与‘东学西渐’"(17CZW053)
随着加拿大新移民文学在2000年以后的强劲崛起,加强对其的整体性研究,势在必行。由于时空阈限,20世纪70年代末"新移民"与"华裔"之间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共处于新居空间,但由于"历史"的缘故,令二者的新居体验不尽相同。就现有的创作而言,新...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加拿大 华裔形象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细看和风入文来——在中日文化的比较中看日华文学
《东方丛刊》2018年第1期75-81,共7页蒋述卓 
日本华文文学作家的写作往往会站在中日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待与认识日本文化,比如在中日文化的比照中解读日语中汉字的意义,对日本文化名人的文学书写等。在一些作家作品那里,还体现出中日文化融合的影子,其左派与笔法都带有日本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日华文学 文化比较 文化交融 文化影响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91-97,共7页蒋述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成果
海外华人文学的理论与批评起步于清代学者的汉籍外译,经过20世纪前叶的学术拓展与积淀,至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中国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历程中,海外华人文学的理论与批评由欧洲拓展至北美,形成了地域上的补充。海外华人文学...
关键词:海外华人 诗学 历史 地域 
话语建构的记忆——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小说的历史书写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9-16,共8页温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批准号:12AZD87)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文艺副刊登载了大量马华新生代小说,其中尤以历史书写为大宗。内容涉及早期华人下南洋的垦殖拓荒史、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当代史和族裔伤痛。马华新生代通过话语建构的方式,推演马来西亚华...
关键词:马华新生代小说 文艺副刊 历史书写 
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文学的互动、互塑
《惠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9-31,103,共4页王列耀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显著特征是文学园地稀少、报纸副刊作用极为重要。华文报纸不仅提供了华文文学的发表园地,也提供了华文文学的生长园地及发展氛围;但马华文学与报纸的真正关系是共谋中的互动,而不是依附之。
关键词:马华文学 华文报纸 互动 互塑 
作为方法的“战争”——薛忆沩“战争”小说论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55-61,184,共8页陈庆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子课题四"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跨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项目编号:12AZD087)的阶段性成果
"‘个人’或者说个人忍负的‘普遍人性’是薛忆沩全部作品的共同主题,不管具体的背景是被乔装成爱情还是死亡、现在还是过去、战争还是和平。"1"个人与历史的冲突是我的文学着力探索的一个主题,而战争为我提供了进入这个主题的特殊...
关键词:小说论 启蒙现代性 杜赞奇 普遍人性 觉新 历史叙事 生命个体 世纪病 革命历史小说 系列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