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作品数:18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闵黎陈庆芝任秀丽任秀丽张翠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西藏高校思政教育思政新闻舆论新媒体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记者》《西藏科技》《新闻战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地区科技期刊30年发展回顾
《西藏科技》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陈莎莎 张林 陈庆芝 
西藏地区的科技期刊创办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逐步走向正轨,回顾过去几十年科技期刊的发展,将有助于厘清期刊发展脉络,进而助力西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西藏科技期刊近30年(1993年至今)的发展...
关键词:西藏地区 科技论文 发文量 学科分布 数字化出版 
高校校园网新闻传播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和路径研究被引量:1
《西藏科技》2022年第1期47-49,58,共4页陈庆芝 
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高校传统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校校园网受到的冲击更大。高校校园网是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新闻动态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高校校园网...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 新闻传播 思政教育 作用 路径研究 
书写教育奋进之笔--双一流视角下西藏高校改进校园媒体的路径
《西藏科技》2020年第9期51-53,共3页陈庆芝 
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为高校尤其是西藏高校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校园媒体与一流学科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校园媒体在宣传一流学科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能与内地高校同步发展,提出...
关键词:双一流 西藏高校 校园媒体 改革路径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型——以央视《中国舆论场》为例被引量:6
《青年记者》2019年第23期59-60,共2页张翠娟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中国舆论场》节目,凭借优质的内容、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新颖的互动形式等特点,成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能够反映出融媒时代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转型升级的前沿成果.这一节目在电视新闻评论节...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转型升级 舆论场 中国 央视 中文国际频道 新闻评论栏目 传播渠道 
全媒体格局下,高校如何讲好校园故事
《西藏科技》2019年第10期22-24,共3页张翠娟 
西藏民族大学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讲述民大故事传播民大声音——学术名家访谈录”(TXJS201702)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舆论工作,就要勇于、善于讲好校园故事,用生动而有价值的校园故事引导舆论,实现文化育人。高校讲好校园故事,要践行四力,挖掘好故事;寄理于情,讲述好故事;内外宣结合,传播好故事。
关键词:新闻舆论 四力 讲述故事 传播故事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抓好思政“心源计划”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被引量:3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9,共4页王斌礼 
"心源计划"是西藏民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心",加强思想引领等十个方面对"心源计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心源计划 贺信 立德树人 思想引领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综合素养探析被引量:2
《采写编》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张翠娟 
西藏民族大学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讲述民大故事传播民大声音——学术名家访谈录”(项目号:TX-JS201702)的研究成果;西藏民族大学校内科研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新闻编辑的核心能力提升及融媒策略研究——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项目号:16MYQ07)的研究成果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记职业初心,做政治立场坚定,举旗帜、引导向,有责任担当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勇于改革创新,认形势,转观念,技术精湛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做爱校爱生,兴文...
关键词:新闻舆论 引领导向 改革创新 话语权 
新加坡高等教育职业化特征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36-139,146,共5页王斌礼 
职业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本文从新加坡高等教育职业化特征的四个表现入手,结合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加坡高等教育职业化特征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化特征 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精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共建民族团结和谐校园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30-32,共3页王斌礼 王永安 
西藏民族大学办学60年来,各民族师生守望相助、亲如一家,铸造了享誉雪域高原和三秦大地的民族团结的典范;办学60年来,8万多名各民族毕业生带着在母校熔铸而成的民族团结血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伟大事...
关键词:民族团结 和谐校园 浇灌 经济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工作 雪域高原 办学 
圆大学教师事业梦启吐蕃研究新篇章--吴逢箴教授的访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张翠娟 赵海静(校对)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讲述民大故事传播民大声音--学术名家访谈录”(项目号:TX-JS201702)的阶段性成果.
吴逢箴老师自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建设西藏。他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学术研究,为西藏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科研上,他强调文史结合,将唐宋边塞诗和边事文研究纳入汉藏关系历史中进行探讨,将唐宋与吐蕃关系...
关键词:吴逢箴 唐蕃关系 边塞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