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关系

作品数:118被引量:25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冠群陆离沙武田李宗俊余恕诚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翁婿”到“舅甥”的唐蕃关系
《炎黄地理》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卢芷莹 
从文成公主入藏至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翁婿”向“舅甥”的演变。这种称谓上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双方亲属关系的变化,还受到了文化习惯及政治理念变迁的影响。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分别于641年和710年远嫁吐蕃,...
关键词:文成公主 舅甥关系 入藏 唐蕃关系 亲属关系 理念变迁 吐蕃 
逻娑道考
《唐都学刊》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胡晓兵 次仁德吉 
西藏自治区党委重大委托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子课题:“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研究”(WT-ZD20210103)阶段性成果
公元670年,唐朝直接以吐蕃都城为名设置行军道——逻娑道,并在河口、乌海、大非川等地交锋,以期打破吐蕃在西域和吐谷浑形成的军事压力,但当年八月唐军大败于大非川,逻娑道存续时间大约五个月。其兵力主要由陇右节度使领军、内地募兵、...
关键词:唐蕃关系 逻娑道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次旦扎西 罗勇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历史遗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4BMZ012。
在200多年的唐蕃交融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碑刻、史籍以及民间故事等。其中,现存于西藏境内的、反映唐蕃关系的汉藏文碑刻有四通:一是位于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之铭”,刻于唐显庆三年(658),是唐蕃早期友好交往关系的见证...
关键词:唐蕃关系 民族交融 碑刻 
吐蕃朝贡与唐蕃关系的互动研究
《敦煌研究》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张艺凡 
2022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255)、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冷门绝学”项目“上海藏敦煌吐鲁番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023科技05-1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代河湟防御圈的形成与演变研究”(22CSDN015)。
吐蕃对唐的朝贡,为认识唐蕃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朝贡的正常进行是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维系,其朝贡过程中出现的中断是双方关系紧张的变相反映。通过对吐蕃常见贡品、贡期规律的分析,探究吐蕃朝贡对双方的影响以及唐蕃双方背后的...
关键词:吐蕃 朝贡 唐蕃关系 
天宝初年平定剑南西山羌蕃诸部战事考——以《唐故工部尚书郭虚己墓志》为线索被引量:1
《文史杂志》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杨铭 
1998年在河南偃师出土《唐故工部尚书郭虚己墓志》,披露了郭虚己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出任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以后,唐朝与吐蕃在剑南西山发生的几次重大战役。不过两唐书等文献却对这些事件缺载,或语焉不详。根据相关金石碑铭以及...
关键词:郭虚已 剑南西山 唐蕃关系 战事 
金城公主送婚地“百顷泊”小考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5-59,73,155,共7页胡晓兵 次仁德吉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藏文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号:XZ202201ZD002G)的阶段性成果。
结合历史文献、地志资料兼以实地走访,本文对金城公主送婚地——“百顷泊”进行了初步考察,得出此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所辖兴平市(县级市)马嵬街道办事处马嵬村境内的初步结论,同时提议建立金城公主“和亲亭”等纪念性建筑物,以期为挖掘...
关键词:唐蕃关系 金城公主 百顷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唐蕃交涉中的中书舍人行述研究被引量:1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1期149-154,共6页石硕 王挺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课题(2022QZGYZC0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演进过程,中古时期唐蕃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即是这一过程的生动体现。本文以两《唐书·吐蕃传》所载中书舍人为研究对象,聚焦唐蕃关系史上一直...
关键词:唐蕃关系史 中书舍人 吐蕃舍人 行述 
论《吐蕃大事纪年》对吐蕃史研究的意义
《西北民族论丛》2023年第1期259-284,共26页 张旭(译) 杨铭(译) 武显云(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相关民族、人物、事件研究及分年、分类辑注”(17ZDA212)阶段性成果
《吐蕃大事纪年》是反映吐蕃王朝史事的古藏文编年记事,对吐蕃史研究具有唯一性和重要性。美国学者杜晓峰是国际藏学界的青年新锐,《吐蕃大事纪年——西藏原始史料译注》(The Old Tibetan Annals: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ibet’s ...
关键词:编年纪年 吐蕃源流 唐蕃关系 
唐 天竺使之铭
《中国书法》2023年第10期104-105,共2页沈琛 
唐朝使者王玄策三次出使天竺,是唐代中印关系史、唐蕃关系史上的大事。王玄策的事迹在史传中记载甚少,近代以来才因中外学者的研究而为人所熟知。据冯承钧先生考证,王玄策在六四三至六四五年、六四七至六四八年、六五七至六六一年三次...
关键词:王玄策 中印关系 唐蕃关系 史传 冯承钧 六六 天竺 出使 
金城公主入蕃同行人员考被引量:1
《中国藏学》2023年第3期65-72,212-213,共10页严寅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涉蕃碑志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BZW095);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重点项目“新出土唐代墓志中涉蕃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ZS001)阶段性成果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和亲入蕃,进一步巩固了唐蕃间的舅甥关系,这是唐蕃关系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出土文献与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考察了唐朝送亲团队和吐蕃迎亲团队的组成情况及相关成员的生平...
关键词:金城公主 唐蕃交聘 唐蕃关系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