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棘胸蛙饲料营养因子饲料生产养殖密度更多>>
发文期刊:《动物营养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水生生物学报》《当代水产》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曲唑对棘胸蛙生长、性比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979-984,共6页张浓 李娟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5026401,0319085)。
【目的】研究来曲唑对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生长、性比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棘胸蛙全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投喂不同来曲唑含量(20、100、400和1000 mg/kg)的饲料(分别记为L20、L_(100)、L_(400)和L_(1000)组)诱导棘胸蛙蝌蚪雄...
关键词:棘胸蛙 来曲唑 生长 性比 性激素水平 
3种棘胸蛙体成分的比较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3期75-77,89,共4页侯金亮 余建波 向建国 李德亮 刘新华 潘望城 
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棘胸蛙商品饲料开发及养殖产业化技术推广”(5026401/0319085)。
[目的]对金线棘胸蛙、粗皮棘胸蛙和细皮棘胸蛙进行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方法]分别采集3种棘胸蛙肌肉样本300 g,各项营养成分按照GB 5009—2016进行测量。[结果]金线棘胸蛙较粗皮棘胸蛙和细皮棘胸蛙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金线棘胸...
关键词:金线棘胸蛙 粗皮棘胸蛙 细皮棘胸蛙 营养成分 
不同健康状态的棘胸蛙肠道菌群结构分析被引量:4
《水生生物学报》2022年第9期1332-1340,共9页江昀 胡亚洲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C0170)资助。
为探究不同健康状态下棘胸蛙(Paa spinosa,David)肠道菌群结构,文章对13个健康(Health组)、19个患歪头病(WHD组)和18个患蓝眼病(BED组)的棘胸蛙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RNA V4—V5高变区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3984个总操作分类单元(Ope...
关键词:肠道菌群 健康状态 脱铁菌门 Mucispirillum 棘胸蛙 
棘胸蛙的两性异形及生殖力被引量:4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3期817-824,共8页龙嘉航 侯金亮 胡亚洲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8C0170);校企横向课题(5026401/0319085)。
随机选取湖南石门性成熟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103只(雌性53只,雄性50只),通过测量和比较头体长等16个形态数量性状以及体重等10个重量数量性状,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该物种所有数量性状的两性差异,并用线性回归...
关键词:棘胸蛙 两性异形 生殖力 
棘胸蛙养殖技术(六)--病害防控被引量:1
《当代水产》2021年第7期72-73,共2页王彭鹏 李娟 周文 向建国 潘望城 
棘胸蛙属冷水生物,生长环境特殊,活动空间小,集群性强,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棘胸蛙从受精卵至成蛙各时期均有流行病发生,且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流行性强。由于现行棘胸蛙疾病防控技术水平有限,使得病害防控成为制约棘胸蛙养殖业发展...
关键词:棘胸蛙 病害防控 集群性 流行病 传播速度 死亡率高 疾病防控技术 技术瓶颈 
棘胸蛙养殖技术(五)——商品蛙养殖
《当代水产》2021年第6期68-68,共1页侯金亮 周文 李娟 向建国 潘望城 
驯食成功的幼蛙经过2~3个月的饲养,体重由1~2g增至10~15g,便可摄食成年大龄黄粉虫,此时将幼蛙大小分级后放入商品蛙池,进入商品蛙养殖阶段。商品蛙养殖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密养、及时分级,科学投喂、精心管理,定期预防、及时治疗等工...
关键词:棘胸蛙 幼蛙 黄粉虫 水体污染 养殖效益 精心管理 
棘胸蛙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9期95-97,103,共4页龙嘉航 侯金亮 周文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农业大学校企横向课题(5026401/0319085)。
[目的]为棘胸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棘胸蛙的遗传组成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湖南省石门棘胸蛙为试验材料,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取其骨髓细胞,进行低渗、固定,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吉姆萨染液染色,观察棘胸蛙染色体核型和特征...
关键词:棘胸蛙 染色体 核型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当代水产》2021年第5期79-79,81,共2页李娟 周文 侯金亮 向建国 潘望城 
无尾两栖类生物的自然成活率仅有20%~30%,其自然死亡主要集中在变态期,因此,人工养殖两栖类动物加强变态期间的管理尤为重要。蛙类变态期通常指发育中的第31~46期,即自后腿芽出现开始,至口裂呈现并加深,尾突完全消失变成幼蛙的全过程。...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 尾突 无尾两栖类 人工养殖 变态期 变态发育 棘胸蛙 饲养管理 
无尾两栖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2期290-302,共13页张浓 侯金亮 胡亚洲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No.18C0170)。
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一直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无尾两栖动物因其胚胎发育的独立性和易观察性而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良好材料,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综述了无尾两栖类原始性腺形成、性腺分化、精巢和卵巢的发育,以及配子发生等...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原始性腺 性腺分化 配子发生 
棘胸蛙养殖技术(三)——蝌蚪培育
《当代水产》2021年第4期80-80,82,共2页周文 李娟 侯金亮 向建国 潘望城 
蝌蚪是蛙类的水生幼体。棘胸蛙蝌蚪期全程生活在水环境中,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受敌害生物、自然灾害、农药污染、营养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棘胸蛙蝌蚪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率不足30%,但在人工环境条件下,通过改良环境、科学投喂与管理、...
关键词:敌害生物 棘胸蛙 科学投喂 蛙类 农药污染 自然灾害 改良环境 积极预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