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

作品数:52被引量:80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洪权李学敏刘雅勤王永立黄先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降水NDVI可降水量夏季降水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降水集中指数年代际突变分析被引量: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616-620,共5页曾维尧 向卫国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资助项目(GYHY201306059)
为探究四川盆地年降水量集中度的变化问题,利用CN05.2降水观测资料,考察1961-2010年四川盆地降水集中指数的时空分布,并通过滑动T检验法分析四川盆地降水集中指数(PCI)的年代际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PCI值介于12-17,降水具有季...
关键词:气象学 降水 四川盆地 降水集中指数 年代际突变 
青藏高原增暖海拔依赖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年第2期91-96,共6页张渊萌 程志刚 
国家公益行业(气象)专项(GYHY201006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5073);四川省基础研究计划(2010JY018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3ZA0076)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由于复杂的地形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重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古气候代用指标、常规气象台站以及卫星反演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变暖显著,最低气温升温趋势高于最高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海拔依赖性 冰雪反馈 云量 
江门市年最大风速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S1期94-98,共5页陶勇 向卫国 何建希 张武龙 
江门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台风灾害分析及防风措施(气象)研究资助项目
为了更好的了解江门市年最大风速的变化特征,利用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测中心(ECWMF)提供的1979-2012年每天8个时次地面(10m高度)阵风后处理资料,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等方法,统计分析了江门市年最大风速的变化...
关键词:气象学 区域气候变化 江门市 年最大风速 空间分布 
贵州导线覆冰的分区域预报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659-664,共6页冯丽莎 吴巍巍 向卫国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资助项目(GYHY201006033)
针对贵州冬季凝冻天气中导线覆冰难以定量预报的问题,探索导线覆冰预报新的思路和方法,利用2007~2012年6年间12月到次年2月气象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及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贵州省分5个区域建立导线覆冰厚度预报模型,并进行了检验和试预...
关键词:大气科学 气象与气候 覆冰预报 逐步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民航飞机气象资料的应用及探讨被引量: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97-107,共11页沈越婷 向卫国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CSR200801)对本文的资助
为了将AMDAR资料应用于常规观测预报中,对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更细微的监测,利用2011年5月1~3日的AMDAR资料,分析AMDAR时空分布特点;对比气象常规高空观测实际,研究AMDAR资料处理技术,得出具体算法,并结合2011年5月1~3日常规高空观...
关键词:大气科学 气象资料处理 AMDAR资料 时空分布 系统设计 
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伏旱与低频大气热源的关系被引量:2
《气象学报》2011年第6期1009-1019,共11页岑思弦 巩远发 秦宁生 赖欣 王霄 黄先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36;40633018);高原气象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LPM2009019);四川省气象局青年基金课题"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的变化与川渝旱涝的研究"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06年夏季中国川渝地区的伏旱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中国川渝地区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约为60d;在川渝严重干旱期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经...
关键词:低频振荡 大气热源(热汇) 川渝地区 伏旱 
华北冷涡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基本特征分析被引量:42
《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郁珍艳 何立富 范广洲 李泽椿 苏永玲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GYHY200706042)资助
利用京津冀的危险天气报资料,统计分析2001—2008年5—8月华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动力热力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概率最大,尤其是下午至傍晚。河北西北山区上午发生大风和冰雹的概率最大,下午...
关键词:天气学 统计特征 强对流 华北冷涡 对流参数 
西北地区近50a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特征被引量:77
《中国沙漠》2010年第6期1450-1457,共8页魏娜 巩远发 孙娴 方建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36)资助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西北地区145个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西北地区降水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的关系。主要结论为:①西北地区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在西北地...
关键词:西北地区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气温突变对我国四季开始日期的影响被引量:26
《气象》2010年第11期32-37,共6页郁珍艳 范广洲 华维 周定文 赖欣 刘雅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编号:40875053);局校合作项目"西藏近40年植被物候资料恢复重建研究"共同资助
利用我国599个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运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分析了近47年来我国四季开始日期多时空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较一致。全国平均四季开始日期均存在20年左右的周期特征,在20世...
关键词:四季开始日期 小波分析 四季划分标准 季节变化 全球变暖 
近46年中国冬季日均气温及极端温度的变化被引量:1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86-292,共7页刘雅星 范广洲 董一平 周定文 赖欣 郁珍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5053)
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
关键词:气象学 气候诊断 冬季 日平均温度 极端温度指数 极端低温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