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洲

作品数:195被引量:2447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降水数值模拟夏季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亚高压初登高原时间对中国东部盛夏降水的影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李怡辛 范广洲 华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019、4227502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项目(2019QZKK010203)。
为分析南亚高压初次登陆青藏高原早晚对中国东部地区盛夏(7-8月)降水的影响,基于1951-2015年ERA5再分析资料和APHRODITE亚洲逐日陆地降水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滑动t检验和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南亚高压初登高原时间的气候特...
关键词:南亚高压 盛夏降水 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 时空特征 
青藏高原水循环中高原低涡及多季风交汇的研究进展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华维 邓浩 夏昌基 张永莉 朱丽华 赖欣 范广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019,4227502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KYQN202202)。
青藏高原以其特殊而强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导致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高原季风在高原及周边地区交汇。受多季风交汇影响,青藏高原低涡的水循环过程极为复杂,而高原低涡水循环异常往往可造成高原及周边乃至我国中东部地区频发灾害性天气,...
关键词:多季风交汇 高原低涡 水循环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分类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教育研究》2022年第12期3201-3206,共6页曾胜兰 范广洲 缪燕平 
分类培养是缓解现阶段人才培养同质化和趋同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分别从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大气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分类培养 大气科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 
小兴安岭森林下垫面湍流特征研究被引量:3
《气象》2022年第8期1020-1031,共12页孙鹏飞 范广洲 王寅钧 王超 曲哲 马宏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7301);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9YJ0360);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Z034);黑龙江省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HQJJ2021022)共同资助。
利用中国气象局五营森林生态监测站内梯度观测塔上的涡度相关资料,分析森林下垫面湍流动力特征(湍流强度、湍流标准差等),并计算了零平面位移(d)、空气动力粗糙度长度(z_(0))和动量拖曳系数(C_(D))。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全年以西南风为主...
关键词:森林下垫面 湍流强度 相似理论 零平面位移 粗糙度 
2015-2019年北支脊强度与中国空气质量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646-654,共9页赵雯 范广洲 李一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019、42075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5057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项目(2019QZKK0102)。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AQI台站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利用北支脊强度指数及空气质量指数讨论了2015-2019年北支脊强度及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5年内北支脊强度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春季...
关键词:大气科学 气候变化 北支脊强度 空气质量状况 时空分布 
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特征及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1
《气象科技进展》2021年第4期64-71,共8页范广洲 吕世华 华维 朱克云 张永莉 赖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019,42075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7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03)。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进展,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高原地—气水热平衡和交换的特征,及其对高原低涡、降水和东亚季风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可通过边界层过程导致高原热力作用改变,同时还能通...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气水热交换 高原低涡 东亚夏季风 
高原季风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被引量:3
《中低纬山地气象》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郑蓓 范广洲 吴战平 白慧 
该文基于高原季风指数和高原涡数据集,对比分析夏季高原季风强弱年高原涡源地、路径、频数、强度、冷暖性质、面积、持续时间等特征,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①高原夏季风低层由四周吹向主体,高层由高原主体吹向四周。②高原...
关键词:高原季风 高原涡 青藏高原 
极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及对我国降水的协同影响被引量:3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年第2期1-9,共9页崔乃文 范广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019,42075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
利用1951~2016年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台站降水资料,研究了极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极涡和南亚高压在夏、秋、冬季周期变化的时间尺度基本一致,夏季为准9a尺度变化,秋季为准8a尺度变化,冬季为准4a尺...
关键词:极涡 南亚高压 协同影响 气候特征 
小兴安岭近地层湍流能谱特征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21年第2期374-383,共10页孙鹏飞 范广洲 曲哲 刘星光 王寅钧 袁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301)。
利用小兴安岭南麓五营地区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湿度谱、协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维速度(u、v、w)谱和垂直速度(w)与水平纵向速度(u)、温度(θ)的协谱(uw、θw)的谱峰均随...
关键词:森林下垫面 湍流谱 湍流协谱 局地各向同性 
CMIP5模式对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模拟与预估被引量:2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年第1期80-89,共10页张珂铭 范广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702)。
利用1980-2005年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CRU全球陆面月平均地面数据集资料,对历史数据进行集合平均,结合泰勒诊断,开展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温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与模式模拟,并通过CRU观测资料和模式的历史资料集合平均得到年平均地表...
关键词:CMIP5模式 集合平均 温度趋势 未来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