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气象局

作品数:2490被引量:12209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树誉李星敏侯建忠雷向杰余兴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暴雨气象降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夏季短时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陕西气象》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井宇 陈闯 姚静 张蔚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QN-0367);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LASW-B21);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1G-28;2023G-1;2022G-2)。
基于2008—2023年陕西省95个国家气象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夏季(6—8月)短时暴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短时暴雨频次日变化存在区域差异,陕北和关中的极大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夜间,陕南变化范围较小。短时暴雨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
关键词:短时暴雨 时空特征 持续时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NPP的影响
《陕西气象》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王娟 何慧博 
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G-12)。
基于2000—2022年MODIS 17A3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气候模型计算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研究区实际植被净...
关键词: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NPP)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陕北退耕还林区 
2021年春节期间关中地区重霾污染过程气象成因分析
《陕西气象》2025年第2期38-45,共8页李双双 杜一博 高星星 李培荣 祁春娟 刘慧 
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Y-7,2023G-2)。
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ERA5再分析数据,对陕西关中地区2021年春节期间一次持续性重霾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关中各地市PM_(2.5)质量浓度具有区域同步变化特征,咸阳、西安和渭南严重污染累计...
关键词:关中 重霾污染 气象条件 大气边界层 污染物来源 
尺度适应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暹芭”的数值模拟
《海洋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马怡轩 徐国强 于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167,U2142213);中国气象局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2NLTSZ006);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qj2023022)。
传统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难以较好地适用于高水平分辨率,特别是10 km以下水平分辨率的降水数值模拟,尺度适应(scale-awar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是对此进行改进的有效方法。在中国气象局中尺度模式(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
关键词:CMA-MESO模式 KFeta方案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台风“暹芭” 
气压传感器测量审核实例及不确定度评定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陈乾 樊锦涛 宋晓雯 张二国 孟超 李秀琳 
中国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青年基金课题(项目名称:陕西省酸雨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2023Y-6)。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要求,校准实验室在申请校准检测项目认可前,需对相关项目进行测量审核。本文以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为例,分析了气压传感器测量审核的申请、实施和提交等一系列作业流程,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关键词:测量审核 CNAS 不确定度评定 气压传感器 
西安春季沙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来源
《中国沙漠》2025年第1期266-276,共11页李丽 肖舜 董治宝 吕萍 王娜 张佳音 韩婧 张壮壮 米娜 刘随心 刘建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158,4177122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领域一般项目(2021SF-43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25105)。
西安是中国北方沙尘过境的重要影响区域,为研究西安春季沙尘期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潜在源区,对2023年3-5月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一次典型沙尘过程进行聚...
关键词:沙尘 环境空气质量 来源 春季 西安 
秦巴山区2021年一次极端暴雨水汽输送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
《陕西气象》2025年第1期1-6,共6页杜一博 李双双 郭莉 冯典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JC-YBQN-0326);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Y-3,2023G-3)。
利用陕西省99个国家自动站夏季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对2021年8月18—22日秦巴山区极端暴雨过程(“8·21”极端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水汽输送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天气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后受冷空气影...
关键词:秦巴山区 极端暴雨 水汽输送 概念模型 
基于“天镜-陕西”的业务系统数字化监控设计
《陕西气象》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贾晨刚 乔青 王玮 
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G-18)。
为加强陕西气象业务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做好“云原生”与“云化改造”业务系统的资源使用、系统运行、数据服务等数字化监控与分析评估,设计基于“天镜-陕西”的全省气象站点信息、台站级网络拓扑、机房动力环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CMAC...
关键词:信息化 云+端 云原生 云化改造 监控设计 
秦岭山脉南北麓暴雨触发条件对比分析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25年第1期178-190,共13页武麦凤 乔舒婷 郭大梅 任小同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项目(CXFZ2023J03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YB-283);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2021K-4);渭南市气象局科研项目(2023wk-2)。
采用实况气象观测资料、FY-2G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ERA5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8月21-22日同时发生在秦岭南北麓的强等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秦岭南北麓暴雨触发条件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秦岭北麓流...
关键词:秦岭地形 暴雨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秦岭北麓盛夏典型突发性降水过程中低层风特征
《干旱气象》2025年第1期41-53,共13页刘嘉慧敏 李明 欧阳雨 吉庆 王青霞 李文耀 李涵钰 
中国气象局复盘总结专项(FPZJ2024-131),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5Q020);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4NLTSZ003)共同资助;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项目(2023K-2)。
低层风场变化对突发性降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通过改变低层大气的流场结构,进而影响低层大气的稳定性及垂直运动,促使对流云发生发展。基于长安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
关键词:秦岭北麓 盛夏 突发性降水 低层风场 冷空气侵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