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作品数:106被引量:1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邓位锺毅赵祥郭文祥段鹏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设计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住宅规划设计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建筑》《华中建筑》《建筑学报》《高等建筑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修复技术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世界建筑》2024年第11期66-67,共2页吴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08128。
1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每天大约9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在工业革命、能源危机以及室内装修等作用下,室内空气品质每况愈下,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1]。甲醛是...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 有毒化学品 等离子体技术 潜在应用前景 能源危机 室内空气污染 人体健康 室内甲醛污染 
肩负教书育人使命 以恒心叩响教学大门
《中国教工》2023年第7期40-41,共2页宣湟 
从2021年6月参加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竞赛开始,我便走上了各级青教赛参赛之路。经历院赛、校赛、省赛再到2023年4月全国青教赛,长达一年十个月艰辛而又充实的备赛历程,我实现了教学上的成长与进步,体会到教书育人使命之神圣,更树...
关键词:教书育人 教学竞赛 恒心 西南交通大学 叩响 坚定信念 大门 使命 
从人、空间传记和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基于景观的城市遗产保护方法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3年第3期113-119,共7页李骥 傅厚苇 彼得·范·韦斯梅尔 
本文首先提出,当前的“城市遗产”定义既涵盖“旧的”古代遗迹,也包含“新的”近现代纪念物。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也不再单纯聚焦于其“旧的”价值,而转向一个更具整体性的过程——既要保留古代“旧”价值,也要随着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而不...
关键词:城市遗产保护 历史性城市景观 基于景观的方法 公众参与 城市生态系统 空间传记 
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3年第3期5-10,4,共7页周详 李骥 刘祎绯 高雨婷(译) 田乐(译) 
作为一种关于文化实践的现代概念,“遗产”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对于特定价值的理解与建构方式。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极大扩展了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方式,文化景观也成为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特定遗...
关键词:遗产价值 认知方式 文化景观 历史性城市景观 数字化时代 
成都市城市公园景观特征的“冷岛效应”研究被引量:7
《中国园林》2023年第5期132-138,共7页陈力行 邓雅丽 张樱子 王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微气候改善的西藏高原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优化及设计研究”(编号:5157845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气候与脆弱生态环境约束下村寨人居环境提升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编号:2021YFQ0040)共同资助。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城市景观格局发生显著改变,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日渐突出。为探究城市公园的冷岛效应,以成都市为例,基于Landsat 8、Sentinel-2遥感影像,借助Arc GIS、ENVI平台,从公园内部景观构成、斑块形态和空间布局3个方面,...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景观特征 冷岛效应 遥感反演 
3套A2/BR+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水处理技术》2015年第3期103-107,111,共6页杨海英 朱静平 张馨文 陈蒋靖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资助(2009ZX07102-002-003);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09zz033);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研基金(2010HH0042)
采用3套填充不同填料的兼氧-厌氧折流扳反应器(A2/BR)+水培植物或小型植物滤床组合系统,进行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0~35℃、进水体积流量约为0.40 m3/d、HRT为26 h,反应器稳定运行后,A2/BR-1+水培吉祥草、A2...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兼氧-厌氧折流扳反应器(A2/BR) 植物系统 
城市轴线风貌塑造研究——以成温路轴线为例
《四川建筑》2014年第4期26-28,32,共4页秦宜 
在我国高速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轴线作为串联旧城与新城的一种空间载体,其风貌的塑造既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激活沿线区域经济活力、促发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以归纳轴线和风貌设计的理论入手,结合成都市青羊...
关键词:城市轴线 风貌塑造 城市设计 
以公共空间改造为主线的历史片区保护开发模式探寻——以重庆慈云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7期47-51,共5页徐行川 刘璐 
在对重庆慈云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探索以公共空间系统规划改造为主线,串联其他系统改造设计的思路,总结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历史遗迹与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的思路。
关键词:重庆慈云寺 历史文化保护 公共空间改造 更新植入 
建筑形式与视觉效果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第23期42-43,39,共3页冯永婧 
文章通过对建筑,建筑形式,视觉效果等概念的阐述,引导出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带来的分类视觉效果,并以实例说明各种形式因素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而得出掌握视觉规律可以为设计带来帮助的结论。
关键词:建筑 建筑形式 视觉效果 
成都当代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四川建筑》2008年第4期20-21,24,共3页李楠 
重点分析了成都文殊院片区一期工程"文殊坊"的规划设计过程,探讨了文化保护性当代建筑的经济性,文化性及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总结经验。提出"尊重历史真实性,商业开发不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唯一模式,应寻找保持历史遗存与发展空间精神...
关键词:旧城改造 商业化 真实性 精神一致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