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作品数:272被引量:100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怀有赵安成吴永红常文哲王志雄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主题:水土保持黄土高塬沟壑区沙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科研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人民黄河》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张西宁 曹丹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JRRM010);甘肃省青年人才团队项目(2025QNTD20)。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
关键词:水土保持 碳汇能力 增绿增汇 保土固碳 减蚀减排 评估 南小河沟流域 
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基层单位黄河文化建设与传播路径思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5年第6期57-59,共3页王一涵 郝玉东 靳琪 
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为保黄河安澜,一代又一代治黄人坚持不懈、艰苦创业、努力探索、攻坚克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
关键词:基层单位 传承弘扬 路径思考 努力探索 母亲河 艰苦创业 攻坚克难 
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含水率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2025年第2期65-67,79,共4页张宝琦 刘锋 刘震寰 耿利强 张西宁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JRRM0745);庆阳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QY-STK-2023A-023)。
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浅层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直剪试验,在100、200、300、400 kPa垂直荷载下,测量12个不同土壤含水率(16.12%~32.94%)下黄绵土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以判定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抗剪特征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
关键词:浅层滑坡 抗剪强度 含水率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土壤 南小河沟小流域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植树造林固碳增汇效益研究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24年第11期121-125,共5页曹丹 陈峰峰 贾易周 段彤 党小尼 李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32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JRRM010)。
为定量评估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措施的固碳增汇效益,并为全面定量评估水土保持碳汇效益等提供参考依据,以黄土高塬沟壑区杨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和与其毗邻的董庄沟小流域(未治理对比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明晰...
关键词:植树造林 碳储量 碳汇价值 杨家沟 董庄沟 黄土高塬沟壑区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以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例
《环境影响评价》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范楚林 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黄土高原沟壑区对比小流域植被恢复对水沙变化的驱动机制”(4217732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评价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例,依据《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3—2...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抽水蓄能电站 生物多样性 环境影响评价 
特大暴雨下残垣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与梯田措施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通报》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赵妍 周珊珊 高云飞 王满 靳琪 刘姗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潜力及其对河流水沙的调控机制”(U2243211)。
[目的]开展场次暴雨水土流失评估与措施效益评价,分析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状况,评价梯田措施效益,为常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有效补充。[方法]以甘肃“2022·7·15”特大暴雨发生地庆城县和暴雨中心湫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日降雨量数...
关键词:特大暴雨 次降雨侵蚀力 水土流失 梯田 效益评价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探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年第9期0101-0104,共4页闫璐瑶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在逐步整合和升级。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一直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单位绩效、激励职工积极性、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就大数据...
关键词:大数据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1982—2022年祁连山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被引量:5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6期1576-1586,共11页杨欣 薛华柱 董国涛 刘东皓 李自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09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400)资助。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揭示祁连山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本文通过融合GIMMS NDVI和MODIS NDVI获得1982—2022年1 km NDVI数据,并结合多时相土地利用、植被、地貌和气象数据,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
关键词:植被变化 驱动因子 NDVI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祁连山 
黄土高塬沟壑区良种沙棘物候观测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2024年第10期31-34,共4页赵嘉莹 陈娇 郝玉东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水利技术示范项目(项目编号:SF2022-05)。
结合近几年黄土高塬沟壑区良种沙棘种植繁育技术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引种的良种沙棘进行物候观测,观测良种沙棘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萌动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通过对比不同品种沙棘的物候特性,分析后续进行沙棘杂交优...
关键词:沙棘 物候 黄土高塬 
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讨被引量:3
《中国水土保持》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李文华 赵鹏博 李怀有 张西宁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事业费调研项目(YRM-DY-20-01)。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
关键词:高塬沟壑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