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塬沟壑区

作品数:156被引量:70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闫晓玲李怀有王文龙刘文兆李垚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河流氮素季节变化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杨明月 田鹏 师润 赵广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2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专项资金项目(Y924003)。
[目的]确定黄土高塬沟壑区流域地表水水环境状况,探究河流氮素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原因,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为研究区,采集2022年流域水文控制站的日过程河水水样,测定总氮、硝态氮...
关键词:地表水 总氮 季节变化 
黄土高塬沟壑区引进和杂交两类沙棘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2025年第3期56-58,共3页闫晓玲 郝莹 扈桂琪 段景莎 徐永迪 
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QY-STK-2024A-003)。
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201304”“201305”,以及采用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培育出的4个杂交沙棘品种“杂雌优1号”“杂雌优10号”“杂雌优12号”“杂雌优54号”,于2014年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甘肃庆阳进行种植试验,2017年两...
关键词:引进沙棘 杂交沙棘 果实 营养成分 含量分析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含水率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2025年第2期65-67,79,共4页张宝琦 刘锋 刘震寰 耿利强 张西宁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JRRM0745);庆阳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QY-STK-2023A-023)。
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浅层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直剪试验,在100、200、300、400 kPa垂直荷载下,测量12个不同土壤含水率(16.12%~32.94%)下黄绵土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以判定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抗剪特征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
关键词:浅层滑坡 抗剪强度 含水率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土壤 南小河沟小流域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入渗及产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24年第6期89-96,104,共9页马雪燕 穆兴民 王双银 白云岗 牛芳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75,U214320036)。
[目的]研究植被恢复对降雨入渗及产流的影响,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双环入渗试验和坡面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探究植被恢复对坡面水分入...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入渗 降雨产流 黄土高原 
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植树造林固碳增汇效益研究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24年第11期121-125,共5页曹丹 陈峰峰 贾易周 段彤 党小尼 李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32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JRRM010)。
为定量评估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措施的固碳增汇效益,并为全面定量评估水土保持碳汇效益等提供参考依据,以黄土高塬沟壑区杨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和与其毗邻的董庄沟小流域(未治理对比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明晰...
关键词:植树造林 碳储量 碳汇价值 杨家沟 董庄沟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固沟保塬工程对流域水流路径的影响
《地下水》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赵君 朱金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61144749,42377158);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24GH-ZDXM-24)。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固沟保塬工程是显为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探究固沟保塬工程对流域水流路径的影响,本研究以南小河沟流域杨家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固沟保塬工程下流域土壤的...
关键词:水流路径 黄土高塬沟壑区 固沟保塬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试验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碳–粮协同优化的植被恢复机理
《可持续发展》2024年第10期2460-2468,共9页梁友嘉 刘丽珺 
生态服务协同格局形成是半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特征。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变化均存在明显分异过程,从社会–生态视角探索植被恢复对生态服务协同潜力的驱动机理与路径,对半干旱区生态恢复建设与生态服务可持续供...
关键词:景观生态 黄土高塬沟壑区 生态服务协同 植被恢复 社会–生态因素互馈 
植被恢复下黄土高塬沟壑区的产流机制与模式
《人民黄河》2024年第9期42-49,66,共9页穆兴民 马雪燕 王双银 高鹏 孙文义 赵广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285,42077075,U2243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214320036)。
明确流域产流机制及产流模式是构建水文模型和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对流域综合治理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揭示植被恢复对黄土高原产流机制及产流模式的影响,把黄土高塬沟壑区以草地自然恢复为主的董庄沟小流域和...
关键词:植被恢复 产流机制 水土保持 生态水文 黄土高原 
2005-2019年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气象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年第3期104-114,共11页王中琦 房凤如 周玲 张万红 韩晓阳 朱元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7011、423773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与实验室管理创新项目(SY20210223)。
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武站)所在区域代表了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典型农田,在研究站内设置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对气象要素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对该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水、土、气、生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 农田生态系统 气候生产潜力 气象观测 长武站 
黄土高塬沟壑区城郊型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平凉市纸坊沟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2024年第7期48-52,共5页王可壮 段义字 刘进德 李文文 赵强 赵建龙 
平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PL-STK-2022A-071)。
为了给黄土高塬沟壑区城郊型小流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平凉市纸坊沟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Landsat影像、无人机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历史整编数...
关键词: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城郊型小流域 纸坊沟 平凉市 黄土高塬沟壑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