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作品数:8被引量:1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易康柱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挥发油黄芩苷含量黄芩苷绿原酸中绿原酸更多>>
发文期刊:《精细化工》《中成药》《中国药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HPLC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与黄芩苷含量被引量:20
《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第9期706-708,共3页汪洪武 刘艳清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柱温:室温。结果绿原酸回归方程为ρ=40282A-13.106,r=...
关键词:复方金银花颗粒 绿原酸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乐昌含笑叶挥发油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8
《精细化工》2008年第7期644-646,690,共4页刘艳清 汪洪武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6G21);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43)~~
乐昌含笑具有抗氧化活性,为阐明其作用机理,该文对乐昌含笑叶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挥发油,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了各提取参数。萃取的优化条件为V(正戊烷)∶V(乙醚)=1∶2为萃取剂、m(萃取剂)/m(样品)=10...
关键词:乐昌含笑 超声波提取 挥发油 中药现代化技术 
超临界萃取荷花玉兰叶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被引量:8
《精细化工》2008年第6期573-575,586,共4页刘艳清 汪洪武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6G21);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43)~~
用超临界CO2萃取荷花玉兰叶挥发油,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因素用正交设计实验进行了优化。各因素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温度>压力>时间。萃取的优化条件为:压力25 MPa,温度40℃,时间60 min。在最佳条件下荷花玉兰叶挥发油的收率为2.92%。用毛...
关键词:荷花玉兰 超临界萃取 挥发油 
HPLC同时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与黄芩苷含量被引量:7
《中成药》2008年第6期I0014-I0015,共2页刘艳清 汪洪武 易康柱 
肇庆市科技创新项目(2006G21);肇庆学院科研资助项目(0643)
关键词:HPLC 复方鱼腥草合剂 绿原酸 黄芩苷 
蒲桃茎、叶和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8
《精细化工》2008年第3期243-245,255,共4页刘艳清 
肇庆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6G21);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43)~~
为扩大蒲桃的药用部位,用水蒸气蒸馏分别提取了蒲桃鲜叶、干叶、花及茎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从蒲桃鲜叶、干叶、花及茎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39、35、34和23种化合...
关键词:蒲桃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药现代化技术 
纳米Ag-TiO_2/ITO光催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0
《精细化工》2004年第6期421-424,共4页舒东 何春 郭海福 
用直接光还原法将Ag+沉积到TiO2膜表面制备了纳米Ag TiO2/ITO光催化膜,该光催化膜分别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并以甲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Ag TiO2/ITO光催化膜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光催化 金属沉积 TI02 有机污染物 
Cu-TiO_2/ITO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化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电化学》2004年第2期197-204,共8页舒东 何春 张汉霞 熊亚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以甲酸作空穴捕获剂,采用直接光还原法将Cu2+沉积到TiO2膜表面制备纳米Cu TiO2/ITO膜.并分别应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光开路电压等实验表征.再以甲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Cu沉积和外加电场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协同...
关键词:催化氧化 甲酸 二氧化钛电极  制备 光电化学活性 光阳极 协同增强效应 
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降解研究被引量:48
《电化学》2002年第3期327-332,共6页何春 安太成 熊亚 舒东 胡慧玲 朱锡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99770 3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990 2 74 );广东省攻关项目 (A30 30 5 0 2 );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资助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能有效地去除苯胺 ,但其去除率受外加电压、溶液中Fe2 +的浓度、pH值及处理时间 (t)的影响较大 .该项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效果明显 ,主要是基于电致过氧化...
关键词:电化学反应器 三维电极 电化学降解 有机废水 羟基自由基 废水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