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作品数:1935被引量:11419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洪德伊海生朱利东黄思静杨文光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四川盆地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HydroSHEDS数据集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中的应用
《高校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238-254,共17页侯紫茜 郑栋宇 向芳 白洁 陈安清 马超 侯明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125;41888101;42172137;4247215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NSFSC1986;2024NSFSC0828)。
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着环境,也是环境变化影响的产物。HydroSHEDS数据集基于流域水文基础信息整理汇编了多源的全球自然—人文数据,形成了12级嵌套流域数据集,能够为研究流域环境特征对气候变化、物种分布的影响等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HydroSHEDS HydroATLAS 流域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全球数据集 
土壤磷循环研究趋势与热点领域——基于2005—2023年文献计量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2025年第4期7-11,共5页唐澜心 苏炳睿 王元君 王峻 郑学昊 
四川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安宁河河岸带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矿物对磷循环的耦合影响”(项目编号:2024NSFSC0847)。
磷是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素,土壤磷循环则是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的磷循环过程。深入理解土壤磷循环对于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缓解磷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土壤 磷循环 文献计量法 
二叠纪中晚期地质事件对川东北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控制
《地质科技通报》2025年第2期161-181,共21页邓空 陆扬博 张柏林 刘占红 蒙冕模 杜学斌 陈斐然 李飞 陆永潮 苟启洋 王瀚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37,42472201,42472197);“地大学者”人才岗位科研启动经费(2023099);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22ZC06070001)。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吴家坪组和茅口组中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获页岩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开辟了接替五峰组-龙一段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基于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这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古...
关键词:地质事件 成因模式 上扬子地区 大隆组 吴家坪组 茅口组 富有机质页岩 二叠纪 
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
《沉积学报》2025年第2期439-452,共14页王虎 赖俭康 常晓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023)。
【目的】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全球多地有冰川发育,保山地块作为冈瓦纳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海侵海退事件,保存了冰川消长的重要信息。【方法】以滇西保山地区西邑、东山坡、卧牛寺剖面为研究对象,石炭纪—二叠纪古海洋...
关键词:石炭纪 二叠纪 晚古生代大冰期 基默里地区 氧化还原条件 草莓状黄铁矿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内多期次方解石的成因及其地质启示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5年第2期345-360,共16页任静 苏中堂 黄浩 高星 吴浩文 魏柳斌 裴文超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重大科技专项(CQZDZX2021);中石油攻关性应用性科技专项(2023ZZ16YJ0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受不同期次方解石影响,厘清方解石成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明确储层形成机理。对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风化壳膏模孔与溶缝内充填的方解石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方解石可分为白色原...
关键词:次生方解石 去白云石化作用 岩溶作用 风化壳储层 方解石定年 
混合沉积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差异性——以川西北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为例
《沉积学报》2025年第2期653-667,共15页孙志昀 屈海洲 李荣容 邹兵 胡欣 张云峰 曾琪 何仕鹏 张兴宇 刘茂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163,41702122);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10301)。
【目的】四川盆地西北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的典型“混合沉积物”显示出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其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方法】通过野外剖面、岩心、薄片、阴极发光及地化分析测试等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西北部上二叠...
关键词: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差异性 混合沉积 吴家坪组 川西北部 
新元古代成冰纪雪球地球与化学风化作用
《地球科学》2025年第3期1048-1065,共18页陈欣阳 李彪 李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2YFF08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425002,42373070,42130208).
新元古代成冰纪(约720~635 Ma)发生了两次全球范围的雪球地球事件(斯图特冰期和马里诺冰期),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环境演化的重要转折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雪球地球时期的气候和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存在显著的时空波动,然而这一特征背后的碳循...
关键词:新元古代 成冰纪 化学风化指标 雪球地球 碳循环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周缘中-新生代钾盐矿床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
《岩石学报》2025年第3期1014-1042,共29页王立成 吴驰华 张华 龚大兴 
第二次青藏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083、41872099、42230310)联合资助.
表生钾盐成矿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现有钾盐矿大多集中在青藏高原周缘,时代为中-新生代,然而钾盐矿床聚集和保存机制仍然不清,制约了钾盐找矿的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原周缘各盆地钾盐成矿研究的若干进展。思茅-呵...
关键词:钾盐 构造作用 古气候 盐构造 成矿机制 青藏高原 
第四纪晚期拉萨河谷地地貌演化研究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胡锦荣 王刚 杨文光 李文韬 易子韩 胡俊晨 孙昭杰 于弋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372203、41972118和41002055)资助。
拉萨河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以拉萨河谷地为研究地区,以谷地地貌为对象,综合野外实地观测、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影像以及谷地内前人和本研究的黄土光释光测年数据(118±11~82.7±8 ka)、前人研究阶地等第...
关键词:拉萨河 青藏高原南部 倒数第二次冰期 地貌演化 
动水驱动作用下边坡灾变防控研究综述
《人民长江》2025年第2期134-143,151,共11页张硕 张翰清 张昕 姜彤 吴嘉绪 杨创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107169);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4HYTP013);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52102321004)。
降雨、库水位升降、外界振动等驱动因素造成的坡体失稳被称为动水驱动型边坡灾变。该类灾变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变得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对其力学响应机制、变形破坏过程及防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从水作用下边坡失稳特征和力学...
关键词:边坡灾变 降水 库水位升降 动水驱动作用 水化学作用 促溶效应 边坡防护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