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所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林建华张兴堂张新萍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列宁冷战后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政务公开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商业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践“三个代表”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42-44,共3页张新萍 
无产阶级执政党如何巩固执政地位是 2 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三个代表”的学习 ,总结苏共失败的教训 ,认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只有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三个代表 苏共失败 教训 
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8-10,共3页张有军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三代领导人 ,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 ,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它蕴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时代发展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7-11,共5页魏宪朝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关系 ,分析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历史背景、运作程序及路径选择 。
关键词: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 中国特色 
论影响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建立的因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赵月峰 李华锋 
美国的单边东北亚战略、日本国内的危险倾向和朝鲜半岛问题的复杂性是影响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建立的三大因素 ,其中的核心障碍在美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实现东北亚地区有保障的真正持久和平。
关键词:东北亚 多边安全体制 影响因素 
结构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关系:解读与评析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50-53,共4页李华锋 姜爱凤 
结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范式为分析中美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它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既有一定的解释力 ,又有其局限性 ,对此要给予客观辩证的认识。
关键词:结构现实主义 中美关系 
冷战后中国多边首脑外交的特点与动因被引量: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李华锋 姜爱凤 
冷战后,中国以亚太地区和联合国为中心,开展了积极的多边首脑外交。其具有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多元、外在制度完备、内在缺乏约束等特点。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是中国开展多边首脑外交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冷战后 中国 多边首脑外交 特点 动因 
竞争情报与市场竞争被引量:5
《商业研究》2001年第8期50-51,共2页姜爱凤 
市场竞争为竞争情报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竞争情报为企业在市场中发展提供了基础.市场竞争需要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促进市场竞争,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面向未来.
关键词: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竞争 竞争情报 
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与列宁的实践被引量:1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52-56,共5页张有军 
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短短的 72天 ,但它所坚持的“公仆”原则 ,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十月革命胜利后 。
关键词:巴黎公社 列宁 公仆原则 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权 政治公开 民主监督 官僚主义 
反腐 防腐 惩腐——列宁加强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51-54,共4页张有军 林建华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滋生了一系列腐败现象 ,严重损害了俄共 (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彻底消除腐败 ,列宁提出了许多创新思想 ,并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这就是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政教育 ,从心灵上培育他...
关键词:列宁 廉政建设 制度建设 舆论监督 思想政治教育 政务公开 监督机构 监督制度 法律监督 
筑起反腐的三道防线:列宁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8-11,共4页张有军 林建华 
十月革命后 ,列宁针对苏俄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追求特权等腐败现象 ,为确保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 ,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列宁从改善队伍、严刑峻法、健全制度三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预防和消除...
关键词:法律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政务公开 列宁 反腐倡廉 教育 制度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