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科学院

作品数:37被引量:14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主题:落叶松尺蠖英文经济合作MODIS戈壁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四川动物》《中国农学通报》《农家致富顾问》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林业科学》2025年第4期92-103,共12页秦爱丽 李广良 玛·乌日古木勒 薛亚东 尼玛扎布·扎布呼兰 李佳 巴图赛罕·孟和额尔登 孙戈 音德尔·图布新陶格陶呼 肖文发 金崑 
商务部“蒙古国戈壁熊技术援助项目”([2017]商合促技字第62号)。
【目的】分析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数量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从食源植物角度为戈壁棕熊的保护、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Atas Inges(AI)、S...
关键词:大戈壁保护区A区 木贼麻黄 大白刺 小果白刺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抢救 挖掘 借鉴:内蒙古召庙建筑遗产的全景式记录——《内蒙古召庙建筑》书评
《建筑师》2025年第1期163-164,共2页玛戈萨日扎瓦·冈图亚 杜娟(译) 
在广义的蒙古地区建筑文化研究中,内蒙古的召庙建筑无疑是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类型。这些建筑不仅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见证了蒙古族与汉、藏、满等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及其团队历时数十年调查与研...
关键词:建筑遗产 内蒙古工业大学 建筑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信息 多元民族文化 内蒙古召庙 交流与融合 召庙建筑 
气候因子对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4年第9期1191-1200,共10页图雅 王百竹 王丹雨 朱媛君 杨晓晖 Indree Tuvshintogtokh 王百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2061123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06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G2022052003L)。
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提供人类所需的服务至关重要,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如何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计算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性指数(CVOR)及其准则层的4项组成指数(草...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性 呼伦贝尔草原 CVOR指数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东北亚地缘安全环境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被引量: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99-113,237,共16页黄凤志 刘勃然 
当前,中国东北亚政治环境复杂严峻,美日韩与朝鲜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依旧,又叠加了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其主要特点是持续对华进行极限施压阻遏中国发展,东北亚地区成为美国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前沿。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
关键词:东北亚 地缘政治 安全环境 中国 美国 战略竞争 
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戈壁棕熊及同域分布动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2024年第7期95-104,共10页薛亚东 孙戈 李佳 德力格尔其木格·达瓦苏仁 阿木古郎·洛布桑金巴 李广良 秦爱丽 金崑 肖文发 
蒙古国戈壁熊技术援助项目([2017]商合促技字第62号)。
[目的]调查蒙古国珍稀濒危动物戈壁棕熊及同域分布动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为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戈壁棕熊的精准保护、同域分布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2019年4月-2021年3月在大戈壁保护区A区戈壁棕熊补饲...
关键词:大戈壁保护区A区 戈壁棕熊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 分布格局 
蒙古舞新名词汇编
《内蒙古艺术》2024年第2期67-76,共10页色·巴音吉日戈拉 
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蒙古族民间的舞蹈艺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实践,提炼了一大批富有鲜活生命力并行之有效的名词术语和艺术种类名目。就“布吉格——舞”而言,蒙古族民众心目中“悖——悖依勒”的原生态认同感和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本文...
关键词:民间舞 “悖——悖依勒” 原生态名词术语 
基于MODIS-MOD09Q1数据的雅氏落叶松尺蠖灾区提取及其适生气候特征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169-176,共8页青格乐 黄晓君 百里嘎 Ganbat Dashzebeg Tsagaantsooj Nanzad Altanchimeg Dorjsuren Davaadorj Enkhnasan Mungunkhuyag Ariuna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56);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183);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项目(NJYT22030);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MS04005);内蒙古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20YJRC051)。
通过MODIS-MOD09Q1遥感数据,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3个易获取且与虫害发生程度具有响应的指标,划分灾区受害度等级植被指数的变化,构建虫害综合指数(PCI)模型,实现雅氏落叶松尺蠖(Eeannis...
关键词:雅氏落叶松尺蠖(Eeannis jacobssoni) MODIS-MOD09Q1 灾区数据提取 适生气候特征 
关于口弦琴的学习诸题论
《内蒙古艺术》2023年第6期65-85,共21页色·巴音吉日戈拉 
口弦琴也称口簧,是被我国多个民族共同沿用至今的乐器。本文介绍了口弦琴的构造和形制,总结了其演奏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和技巧,为深入、全面研究这一民族瑰宝-口弦琴的后来者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口弦琴 构造 演奏技巧 
蒙古国中部察干图鲁特河谷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北部扩散路线的新证据
《人类学学报》2023年第4期488-502,共15页Tsedendorj BOLORBAT Dashzeveg BAZARGUR Guunii LKHUNDEV Batsuuri ANKHBAYAR Adyasuren ALTANBAGANA Tsend AMGALANTUGS Gonchig BATBOLD 曹建恩 宋国栋 曹鹏 财喜 
蒙古国位于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原之间,这一独特地理位置促使它成为了自更新世以来的区域文化的联系走廊。蒙古国西南部的巴彦洪格尔省察干阿贵和奇肯阿贵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研究表明,蒙古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可追溯到距今3.3...
关键词:蒙古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器工业 石叶石核 尖状器 
民歌的初始形态论
《内蒙古艺术》2023年第4期87-103,共17页色·巴音吉日戈拉 
本文以蒙古族民歌为依据,通过对“秘史”时期的民歌、“萨满”时期的民歌以及“摇篮曲”时期的民歌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度解析,同时围绕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详尽阐述了同属“阿尔泰音乐文化圈”民歌的社会人文、语境内涵等论题。
关键词:民歌 初始 音乐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